然而,接下来的任命就比较惊悚了升山东按察使、整饬金复海盖等处兵备屯田等事兼辽东苑马寺卿高务实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地方赞理军务。
巡抚辽东?
高务实?
等一下!他才上任金复海盖兵备几个月啊,这就直接升任巡抚了?参政不用做?布政使什么的也都直接跳过了?
别说辽东官场上上下下一时间全都惊得目瞪口呆,就连高务实自己都惊呆了不是说好了慢慢来吗?我辽南这边都还没搞出成绩,怎么就直接升巡抚了?这道圣旨是怎么说服内阁附署和通过六科给事中批准放行的?
京里到底出了什么事了?
两个时辰之后,张四维派来的信使因为路上出了点意外,终于姗姗来迟,赶到盖州的兵宪衙门,让高务实知道了其中的内幕。
这件事简单的说,就是实学派和心学派在内阁又搞了一轮斗法,最后达成了一些“共识”,这其中包括
大学士潘晟辞去礼部尚书兼职,专心阁务;心学派的徐学谟籍贯南直隶苏州出任礼部尚书;心学派的赵锦籍贯浙江余姚出任南京兵部尚书南京第一实权。
而徐学谟和赵锦的升职,则被用来换取实学派一方之前的那些调动和升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级别稍低的两派官员调任、升职,以及一些年老官员的致仕问题。
张四维的这封信有些长,高务实仔细对比着看了半晌,赶紧实学派方面似乎还有些吃亏,不禁有些皱眉。
不对啊,内阁的争论,不应该是实学派方面吃亏才对,这里头难道还有什么事?
但他想来想去,却又实在想不明白,按照眼下这个情况来看,除了潘晟潘阁老放弃了兼任的礼部尚书算是中立派唯一的损失之外,其余都是实学、心学两派之间的斗法。可是今年连续两次大胜都是自己打出来的,实学派应该明显占据上风才对,凭什么反而要吃亏?
难道,就单纯因为自己这个升官有些过分,引起了心学派的强烈反弹,然后大舅为了保证内阁的平稳所以做出了让步?
可这也没道理啊,他高务实来辽东之前就是做到了日讲官的,在翰林院、詹事府的排名也还算得上靠前,撇开年龄一项之外,他的官场资历其实并不算差,再加上六首状元的加成,按理说就算留在京里再干几年,调任某部侍郎也不算稀奇。
而他现在这个辽东苑马寺卿本身就已经进了三品,转做巡抚也够级别,怎么就导致实学派一方做出让步了呢?
像高务实这样喜欢把一切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人,一旦碰到这种想不明白的问题,就容易在脑子里打死结,连吃饭都吃不香。
直到第二天,另一条邸报消息传来,才算是为他解了惑。
新任户部尚书魏学曾上疏请于南直隶试行商税加征项目,分为铺面营业税、走商过境税两大类,下分十五小类。
虽然高务实看了细则之后发现,这税收得其实相当低,大概比十几年前他向高拱建议的比例还低——比如铺面营业税,按照不同的种类分为奢侈贵重品、寻常百货、民生保障三个大类,分别以“满百抽五”、“满百抽三”、“满百抽一”来征税5、3、1,这就显然是很低的税率。
而走商方面,抽税的比例也大致差不多。
理论上来说,这个税率放在现代社会那是太低了,放在不同的“历代”也不高,尤其是跟宋朝的商税相比,这跟不收都差不太多了。
但此刻毕竟是大明朝,是在高拱改革之前几乎不收商税的大明朝,这个举动就显得意义重大、影响更重大了。
大明朝许多文官背后的隐形“财团”们居然要开始缴税了!
因为内阁批准了!
心学派官员们为了抵挡高务实数次大胜之后给实学派带来的政治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