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着老牌的好莱坞动作片?
因为跟不了。
很多人的印象中,特效在好莱坞是一种很普遍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
就是曾经时间线上,好莱坞CG特效崛起之后,真正算得上特效巨头的,工业光魔当之无愧,彼得·杰克逊的维塔数码再算一个,最后,詹姆斯·卡梅隆的光风暴工作室,只能算半个。
其他,只能说是CG工作室,算不得特效巨头。
就像会功夫的人很多,但绝对不是随随便便拉出一个就能当动作指导。
这是两码事。
因此,好莱坞最顶级的特效电影,其实就出自那寥寥几家,其他工作室的CG特效结果……好吧,最简单对比,迪斯尼的漫威电影宇宙系列,特效基本都是由接手卢卡斯影业之后的工业光魔工作室负责,然后,看看《复仇者联盟》系列那是什么级别的特效,再看隔壁,DC的《正义联盟》之类那又是什么特效。
为什么DC的超级英雄电影总是那么多夜戏?黑乎乎的,灰扑扑的,甚至如同游戏CG?
为了省钱?
这是最普遍的一个说法。
然而,超蝙大战或者正义联盟制作费用很低吗?
并不低。
继续阅读!
那么,结果可能是另外一个。
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出来。
因此还是那句话,特效工作室是特效工作室,CG工作室是CG工作室,不是说你会CG就能做出最顶级的特效,就像不是你会功夫就能成为动作指导一样。
再说当下的好莱坞。
现实就是,哪怕丹妮莉丝娱乐开放了Maya系列特效软件,但直到现在,能够做出DC电影宇宙和《侏罗纪公园》系列这样最顶级特效的,还是只有丹妮莉丝娱乐一家,其他制片厂想要跟进,首先是能不能下定决心拿出上亿美元让团队练手,其次,就算是拿得出手这样一笔钱,成功的几率又有几何?
结果就是现在。
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又回到西蒙此前的那个结论,好莱坞根本算不得什么电影工业化,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个大作坊。而好莱坞之所以能够攻掠全球,也不是因为什么电影工业化,只是顺势搭乘了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东风。
毕竟再往前,非常明显,好莱坞电影从19世纪末开始发展了大半个世纪,为什么之前没有攻掠全球,而是从九十年代才开始?
总而言之,想要颠覆一个完善的工业体系,很难。
但,对于西蒙这种可以看到大部分投资赌局结果的人,想要摧毁一个个其实相当原始的大作坊,难度实在就要低太多太多。
周末之后,时间来到8月3日。
周一。
陈晴这天从中国返回,顺便还带了成泰熙一起过来。
西蒙上次就邀请成泰熙完成暑期档影片发行后来北美玩,女人直到现在才跟随陈晴一起过来。
同时也算交上了一份相当不错的成绩单。
基本已经尘埃落定的《蔷花红莲》自不必说,这部改编自韩国民间话本的电影6月份上映到现在,如同预期那样,首尔地区观影人数成功突破百万,全韩国大概300万观影人次,累计票房达到100亿韩元左右。
虽说因为30亿的制作和10亿宣发的40亿韩元总成本让项目在院线阶段略亏,但后续渠道很容易就能实现盈利。
再就是7月10日上映的《女高怪谈》。
这部原创校园恐怖电影制作成本只有《蔷花红莲》的三分之一,上映之后成绩却好过很多人的预期,开画首周就在首尔地区斩获了19.3万的观影人次,截止7月底,只是有所统计的韩国首尔地区观影人次就突破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