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的。”
玛丽弱弱道:“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因为我们需要的是改革,”叶琳娜说道:“不是革命。”
谢尔盖点头道:“革命式的改革只会导致一切被摧毁,所以,我们只能从头再来。”
亚历山大跟着附和:“而且,我其实并不觉得我们的体制已经无法持续,否则,苏联为何能有曾经的强大?问题还是经济,呵,就像美国总统克林顿的竞选口号一样。要知道,苏联当初的经济困境远没有美国三十年代那次大萧条严重,只是一次和西方类似的经济低迷周期,西方经历过那么多次经济周期都能够复苏,只要方法得当,我们肯定也能走出困境。然而,戈氏那个蠢货,完全把经济困境归咎到体制上,选择了彻底推倒一切,也摧毁了一切。”
叶琳娜很不想说自己的某些观察,但还是道:“是啊,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我们所在的里夫尼,最近几年的发展明显带着计划经济的模式属性,一切都有着严格的规划,根本不是西方自由经济的那一套。”
“这确实是很荒谬魔幻的一点,”亚历山大道:“西方社会最富有的西蒙·维斯特洛,利用计划经济的模式,短短几年时间在前苏联的废墟上打造了一座繁华城市。”
继续阅读
玛丽听着爱人好友们的思辨,只能沉默。
第二天是周日。
昨夜回家路上的那些讨论终究只是插曲,生活还要继续。
四人早早起床,天色刚亮就已经吃过早餐,乘坐大巴赶往里夫尼三十公里外的度假村,只看来时四个人挤两个座位的拥挤程度,可以想见度假村这边周日是多么热闹。
这不是没有缘由。
因为是冬天,海外游客大幅减少,度假村对本地游客便有着很强力的优惠,为了方便往返,只是当天的班车,都会一直从早上天不亮的六点持续到晚上十点,度假村的酒店住宿价格也会有折扣。
当然,对于还属于低消费人群的亚历山大四人而言,再折扣的酒店,除非必要,还是不住最好。
持续到深夜十点的班车显然也是考虑到这点,目的是让一些没有能力的游客既享受到度假村的部分夜生活,又不需要在这边留宿。
四人乘坐的并不是最早的班车,抵达温泉度假村,时间依旧不到八点。
大家在车站下车,抬眼就能看到四周车站围墙上树立的各种广告牌,显示着这边近期的各种活动。
滑雪是最热门的一项。
四人耐心驻足观看,除了滑雪,这边还有照例的舞台剧、芭蕾舞、马戏团等表演,一般都是下午和夜间。
不过,好不容易来一次,当然不能浪费到室内。
其他还有一个琥珀工艺展览。
两个女孩要求下,四人决定离开前去看一看,罗夫诺州是着名的琥珀产地,市区一些商店也会有琥珀出售,但大部分还是外销,这次跑去看琥珀工艺展览也只能是凑热闹。
简单确定了一下日程,四人就匆匆赶往滑雪场。
来的很早,顺利入内。
门票300一张,算上租赁滑雪道具,总开支要400格里夫纳。
这还是折扣后的价格。
不过,对于四个年轻人而言,还是那句话,一年最多也就玩两三次而已,今天已经准备了半个月的薪水作为预算。
小插曲是玛丽特意用了下叶琳娜昨天的建议,现金付账,而不是刷卡。
果然很心疼。
终究明白,他们现在哪怕比下有余,但终究也只是相当底层的普通人群,至少在这座城市里如此。
当初并非这样。
四人都不是最底层家庭出身。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