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涉及到消费心理。
如果柜台太普通,正版消费者难免觉得,这和街边的盗版音箱小店似乎都没什么差别,消费欲望必然降低。因此,锦书这边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开辟出的专门的销售空间,面积不得低于20平米。
首先就要给人一种销售柜台相对来说比较宽敞比较上档次的感觉。
如果达不到要求,那么,很遗憾。
这也是算上锦书影城,全国总计只选出了120多家合作者的原因。
当下中国的影城,其实还是挺多的,别说县级城市,哪怕很多乡镇,往往都有着集体时代留下来的非常宽敞的大影院。不过,因为电影行业的衰落,这些影院大部分都荒废下来,改做其他,即使还在运营,大部分往往也无法拿到第一轮的拷贝,但总数如果全部加起来,绝对不少。
另外,除了影院渠道,锦书这边还与寰宇商城等当下国内正在蓬勃发展的几个电商平台达成了合作,在各个平台上开启了自家的锦书旗舰店,不过,旗舰店有几家,运营团队还是自家的一个,覆盖范围也仅限于BJ和上海两大城市及其周边。
继续阅读
渠道之外,更重要的当然还是产品本身。
按照西蒙的提议,锦书专门组建了一个周边产品设计团队,过去一个月,只是从欧美购买各种影视周边产品拿回来作为参照,就花了几十万人民币。
模仿参照的效果非常不错,做出的各项成品,不只是这边,让人送去了美国一些,那边都表示了相当的肯定。
最终,四部电影的正版周边在10月1日这天发行。
提前进行了很大规模的造势,锦书与中影联合,拉上了上百位国内有头有脸的影视从业者,一起呼吁公众支持正版,央视还在旗下包括《新闻联播》在内的多个节目里对这件事进行了报道,再加上报纸、网络等各个渠道的广泛铺垫,也算人尽皆知。
此时,陈晴再次问起,吴山霖也来了精神,说道:“具体的数据,我们没办法向好莱坞那边那样每周精确给出,不过,前十天的话,我们这两天大致统计了一下,四部电影,总销量大概有46万套,其中《致青春》最受欢迎,占了27万套,这说明一部电影在院线上映结束后尽快发行周边还是很重要的。流水的话,大概1500万左右。”
吴山霖说完,包括陈晴在内大家都忍不住心算起来。
这确实是一份非常亮眼的数字。
十天创造1500万流水,如果维持下去,一个月就能有4500万,一年少说也是4亿到5亿的规模。
这还只是锦书一家。
更何况,还只是四部电影。
其他各大国有制片厂发行的正版音像制品,受到这一次官方推动支持正版的联合呼吁以及大规模营销影响,全部加起来,销量与锦书持平应该不成问题。
两相结合,就是10亿人民币的年进账体量。
如果这份业绩能够维持下去,相比曾经被正版冲击到整个产业几乎可有可无的程度,相当于当下国内年票房体量一半的收入规模,已经是非常可观,至少也能让各家电影公司多一个营收来源。
当然,只是想想。
因为产业太拉胯,目前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统计,到底多少,没人知道。
锦书这边,重点还是要关注自家的平台,至于其他,实在不能抱太大期待。说句有些诛心的话,别因为眼红这边做的太好,跳出来拖后腿,就足够了。
陈晴大致盘算了一下,也非常满意,不过,她还是很快注意到一个问题:“销售46万套,进账才1500万,平均稍稍超过了30块一些,就是说,大部分人购买的还是基础版本,对吧?”
锦书这次总计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