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宣发的彻底失败。
这一次,基本都是全新,而且,影片的宣发也换成了丹妮莉丝娱乐旗下专注文艺片领域的高门影业。
新版《与魔鬼共骑》既没有邀请到小李子,也没有如同曾经那样让小李子的‘明星伙伴’托比·马奎尔参演,而是一位潜力不错的二线年轻演员,再就是,如果说熟面孔的话,就是当初被西蒙塞到剧组历练的小罗伯特·唐尼。
李安也很好地遵循了西蒙当初的要求,对影片情节进行了相当的取舍,避免想要展现的内容过多导致剧情散乱,而是将更多的镜头着眼于男主角杰克在战争中成长这条主线。
最终成片,坦白说,没能达到奥斯卡水准,因此只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参加了一些二线影展,拿到了一些小奖项,并且放在了这个还算不错却也要与《女巫布莱尔2》同期的复活节。
提前了一周在纽约进行首映,《与魔鬼共骑》综合媒体评分为7.2分,这在偏文艺影片中肯定不算高,更何况,还没达到《女巫布莱尔2》的水准。当然,两个类型影片,影评人评判的尺度并不相同,对于文艺片,媒体总会更严格一些。
继续阅读
最终,35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1762块开画银幕,首周票房为813万美元,馆均超过4500美元。
不温不火的成绩。
预计本土票房在2000万到2500万美元之间。
与《女巫布莱尔2》相比,当然是失败,不过,至少全球范围内,这部电影肯定是有望拿到与制作成本相当的票房,再加上丹妮莉丝娱乐强势的后续渠道发行能力,接下来,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并不困难。
当然,这只是账面,如果考虑时间成本,肯定还是亏的。
新的一个票房周,4月21日,丹妮莉丝一次性推出了三部新片,都是曾经历史上没有过的原创影片。
这其中,除了两部中等成本的商业片之外,还有一部很有意思的纪录片,来自中国,原名叫《逝去的武林》,是那位曾经到好莱坞交流的徐导演拍摄,本来是七集的长篇纪录片,剪辑成了120分钟的电影版。
既然到了美国,再用原来的名字,西方观众肯定无法理解,于是换了一个新名字,《功夫往事》(Once Upon a Time About Kungfu),模仿《美国往事》的起名风格。
对于中国人而言,武林和功夫,其实是两个概念,或者说,武林包含了功夫,但,当然绝对不只是功夫,还有因此延伸出来的种种功夫文化。原版的七集纪录片,除了展现各种各样即将或已经在中国消失的功夫,还有整个武林文化。
考虑到老外对全方位的武林文化兴趣不会太大,因此,120分钟的剪辑版本,虽然对武林文化有所涉及,但主要还是各种功夫展示。当然,为了避免沦为天桥卖艺那种纯把式展示,看似边缘的武林文化,又贯穿始终,算是给纪录片裹上一层内涵。
内涵很重要。
全集纪录片的拍摄只花了不到500万人民币,高门影业与锦书那边签署的是分成协议,零保底,这边许诺制作和宣发总投入为300万美元,首映不低于500块银幕,后续包括录像带等所有渠道,刨除300万美元的成本,双方三七分账,高门影业占七成。
没有什么首映礼,主要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宣传,最终确定开画银幕数为513块。
上映当天,这部纪录片口碑解禁,综合拿到了8.1分的出色媒体评分,《好莱坞报道者》还写了一篇专门的通稿,称赞《功夫往事》以一种非常震撼的方式展示了真实的中国功夫文化。
震撼,这个词倒是没错。
纪录片中诸如一掌将厚重石碑打得嗡嗡作响这种绝技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