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成为全中国的一场小小的盛事,即使影片已经打破了影视记录,所有人都还在密切关注着,关注着这部电影票房冲破5亿大关,将《泰坦尼克号》创下的纪录再次提升一大截的那一刻。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
和《功夫》同一天上映的《斯巴达300勇士》,顶着并不尽人意的6.9分综合媒体评分,但凭借近乎口口相传时的热度,首周斩获这个暑期仅次于《海底总动员》的开画票房之后,《斯巴达300勇士》次周票房跌幅相当可观地控制为37%,再收6065万美元。
影片累计票房因此达到1亿5693万美元。
两亿已经不存在任何悬念,2.5亿,才是下一阶段目标,至于3亿,还是不能太奢望。
不过,哪怕影片最终定格票房在2.5亿美元上下,也已经是一个巨大成功,扎克·施耐德在《生化危机》之后,凭借这部《斯巴达300勇士》,轻松晋级一线导演行列。
丹妮莉丝这部,当初惯例的三部片约。
还剩一部。
面对其他制片厂纷纷对扎克·施耐德的拉拢,西蒙反而不怎么着急。
主要在于,扎克·施耐德的功底毋庸置疑,但短板也显而易见。当然,这位导演这一次只拍了两部电影,两部还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其他人并没有发现他的短板。
继续阅读!
西蒙却是清楚。
简单来说,就是扎克·施耐德在电影上的叙事能力很弱,这也是为何他更擅长拥有小说或漫画故事基础的项目,但即使拥有故事基础,也经常会失控跑偏。或许对于铁杆漫迷影迷而言,巴不得扎克·施耐德每次都把故事拍三个小时以上,甚至十个小时也无所谓啊。但,商业层面,这肯定是行不通的。
院线电影,三个小时,已经是极限,而两个小时才是最佳选择。
这位导演偏偏缺少一种将故事压缩到两个小时内干脆利落完成的商业能力,这就不可避免与制片厂之前形成矛盾。
话又说回来,无论是曾经,还是这一次,扎克·施耐德的前两部影片,其实都是良好地控制在了两个小时以内,那么,后来为什么会频频失控呢?
很简单。
咖位高了,话语权强了,然后就忍不住自由发挥了。
这也是为何西蒙从来都坚持电影创作者必须受到足够的约束,哪怕咖位再高,也不能乱来。而是需要在个人创作理念与制片厂商业需求之间做出一定的妥协,否则的话,结果往往是一场又一场的灾难。
比如,后来总是习惯扬言我们除了给钱其他都不管的某飞,砸钱是砸了不少,但从爆炸贝到施耐德,一个个大导,一个个各种嗨,结果都砸出了一堆什么糟烂玩意?
然后是传统制片厂的逐渐后来居上。
传统制片厂为什么能在流媒体领域后来居上,原因很简单,它们拥有一大批拿得出手的经过了票房或收视检验的堪称经典作品,这不是砸几个大导演做一堆流水线就能实现的。
大导演的名头没那么吸引人,砸钱放任他们去拍烂片,更会适得其反。
总之,既然其他制片厂各种橄榄枝,西蒙很乐意扎克·施耐德出去放飞一番,以他连续两部电影大卖的底气,控制权那肯定是妥妥的,至于因此放飞到什么程度,看天意。
万一要再成功了呢?
同样问题不大,毕竟还有一部片约在自家这里,早晚要回来拍。甚至哪怕真的一去不回,西蒙口袋里也有足够多的人才储备。
《斯巴达300勇士》上映次周意外保持了良好走势的同时,丹妮莉丝推出的另外一部新片,《魔力麦克2》,表现不及预期。
《魔力麦克》第一部以700万美元的超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