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的,因此一旦组成反曹联盟,刘备居于主导地位就是必然。
也不用担心马韩辈此刻会反水和心怀异心,因为曹操已杀尽马、韩满门,血仇早不可解。
从他们的角度,刘备成事,顶多也就是将权柄收归中枢,要的是他们的权,何况那一天还很遥远;而曹操要的是他们的命,血淋淋的屠刀已经架在脖颈上了。
诚然论土地丁口富庶,此时破坏严重的关中远不能和益州相比。
但攻取长安和攻取成都,给全天下那些拥汉反曹士人的政治信号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光复故都、承汉高之基;后者不过是自甘为公孙述之流罢了。
从争天下的角度,巴蜀只适合割据,关中才是帝王基业,三千年历朝历代无不证明此点,问鼎逐鹿,又怎能不冒一点风险?
汉高祖刘邦同样有汉中+巴蜀时,他的选择可不是在天府之国老老实实种田,积蓄实力,而是4月才到汉中,8月就出兵还定三秦了。
而刘备入川时,曹魏在关中地区的统治极不巩固,亦不得人心,正与三秦王类似。
当时天下十三州,曹操占七州,孙权两州半,刘备半州,按史实方略,刘备最大时扩地至一州半,还付出沉重政治代价、埋下东吴倒刺隐患的同时,曹操已扩地九州,所得更大于刘备,其优势反而进一步加大。
换言之,在刘备已失大半先手的时候,真心在有生之年争夺天下,而不是满足于割据一方,就必须孤注一掷,拼命去和曹操抢时间。
拿下长安、封锁潼关,于故都祭西汉高祖世宗七庙之后,刘备便名正言顺的承继高祖和世祖事业,会被拥汉反曹士人当做真正的光武再世和真命天子,政治号召力将高涨到无以复加,占据真正的大义,如此方可以称得上是曹操从政治到军事上、真正意味上平等的对手。
此时在凉州那些一直抗拒羌虏、心怀汉室的正直地方官员,如卫康、苏则、姜叙、赵昂等人,都会迅速成为刘备的助力,而不是如史实一般,为了对抗为祸桑梓多年的马超韩遂们,两害权取其轻去投了曹魏。
苏羽读史时能深切感受到当时凉州英杰的忠汉之志和心向朝廷中枢之心,如果彼时大军踏入凉州的是尚能维持“弘雅有信义”声誉的刘备,而不是马超这种背族弃父的乱臣贼子,他们心向于谁也就可想而知。
这才是历史上汉高祖刘邦和汉世祖刘秀鲸吞天下的手段,有大义名分在手时,又何须如玩三国游戏一般,一个个州郡去攻略呢?
要知道刘邦和刘秀的推进扩张速度远胜曹操刘备,正因为他们几乎每一步都做到了高举大义旗帜,各地诸侯群雄们一半多是拱手臣服的。
这就是长安的巨大政治意义,在马、韩之辈手里,不过是座破坏严重、难以养兵的废都,而在刘备这样一直高举兴汉大旗的反曹代表手中,又岂止百块、千块传国玉玺可比?
随后在长安开大司马府,行文号令雍凉益三州,便是为兴复大业、事从权变。
刘璋若抗命不从,那讨伐他就是顺天应命,名正言顺的王师,再没有任何道德负担和减分;若刘璋拱手称臣,保证支应后勤粮馈,那分批逐渐将益州用事官员都置换成自己心腹后,留他一个益州牧的头衔又有何妨?
又何至于如史实一般,因为背信弃义丧失人心,在大批先期内应接应下,打个号称暗主的刘璋还要浪费宝贵三年?更连法正劝降刘璋时,或被士人当面指斥时,都难以自圆其说,只能含混过去,顾左右而言他。
至于对东边的孙权,在把战略重心转移到雍凉的前提下,南郡和荆南不过鸡肋而已,完全可以当做历次讨价还价的筹码,依次让渡以换取其长期拖住曹军主力、承担全部的长江防线,又何必强求非要将所有领地联成一块?最终将关羽军主力抽调出来,确保对雍凉益三州的统治巩固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