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蠢儿子(1 / 2)

汉世祖 芈黍离 1856 字 5个月前

午后,日头西移,阳光普照,带来丝丝热意,也给人一种心闷的感觉。广阳伯府正门大开,内眷仆侍及侍卫们摆开阵仗,恭迎出巡回京的广阳伯赵匡义,领头的则是赵妻及伯府二郎赵德明。

广阳伯府的家教一向是严格的,赵匡义对家人的礼教约束甚至可以用苛刻来形容,因此哪怕面对一家老小的热情欢迎,也是一副刻板的面庞,不肯多露出一点笑容。

比起兄长赵匡胤家的血脉稀薄,赵匡义这边可算是枝繁叶茂,到如今,已有八个儿子,当然,年纪也都还不算大。长子赵德崇最受喜欢,被赵匡义认为最类己,也寄托着莫大的希望,二十三岁的年纪,已经被放到荆湖南道为官,从县丞做起,悉心培养。

赵匡义可是在湖南当过布政使的,具备不俗的影响力,为了长子的成长,还专门对一些还在当地为官故旧有特殊交待。

比起老大,作为老二的赵德明受到的重视程度自然有所不如,但也正因位次第二,凡事都难免有争一的想法。而与心性纯良的赵德崇相比,赵德明要精明得多,心机也要重得多,当然,表现出来的,更多是一种聪敏与伶俐。

赵匡义此前出差,是奉诏到关内,指导关内道税制改革的推进,也代表朝廷听取关内道对新税推动的计划。哪怕与京畿紧挨着,这往返一趟也耗费了二十余日,一路风尘,哪怕精力充沛如赵匡义,也有种疲惫不堪的感觉。

本欲先事休息,却被紧跟着的赵德明给打扰了,书房内,看着亲自奉茶,一脸小心翼翼的次子,赵匡义直接问道:“有何事,且直言吧!”

闻问,赵德明一脸钦佩的表情,道:“真实瞒不过父亲一双慧眼!”

赵匡义笑了笑,不置可否,只是盯着赵德明。见状,赵德明说道:“父亲可知京中大商康宁?”

“有所耳闻,靠着与朝廷的关系,赚了不少钱,在京畿商贾中也算个人物,有些威望!”赵匡义淡淡地点了点头。

赵德明立刻说道:“那康宁不只经营有道,为人也颇厚道。前些日子,听闻乡里宗祠失修,便主动差人备料,前往涿州修葺;府上园苑翻新,短缺人手,派其子亲自带人登门;娘亲身体不爽,特费重金购得良药补品”

随着赵德明的介绍,赵匡义的表情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垮了下来,冷不丁地打断滔滔不绝的赵德明:“你在我面前如此夸奖这康宁,有何意图?”

迎着赵匡义的眼神,赵德明心头微慌,目光心虚地别开,低声道:“那康宁已经被逮捕了,眼下正在大理寺狱”

对于这件事,赵匡义当然已经听说了,赵相公不管身在何处,从来都是惦记着朝廷,关注着京畿与中枢的大小事,态度是高度重视,从无懈怠。

此番回京途中,才刚过渑池,近来京中发生的重要事况便有专人汇报给他,其中自然包括三公伯之死与康宁被捕,而和大部分权贵一样,赵匡义更为关切的,还是康宁之事。

赵匡义与康宁之间,过去自然没有什么关系,他并不爱财,虽然肯定商贾在商品流通上的作用,但从其内心里是瞧不起那些所谓的豪商大贾的,在赵相公心目中,权力永远是第一位的,如何掌握更大的权力并籍此实现政治野望才是更重要的,至于其他,都难引起他的关心。

但康宁之事,赵匡义却不敢掉以轻心,他虽然与康氏之间没有什么正面接触,但有些情况却可以从一些勋贵那里探得。

因此,哪怕此前没有深入了解过,但康宁这个人背后可能牵扯出什么情况,在其被捕后,赵匡义便基本能够猜想到了。

而眼下,赵匡义却是有所顾虑的,原因有二,一者是刘皇帝的态度,他细细琢磨过,对康宁的处置总让他有种别扭的感觉,心中也是异样丛生。

二则是次子赵德明的表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