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师归来(1 / 2)

新禁军一路打大户、筹粮草,开粮仓、济百姓。

不仅童贯试图借拖延粮草供给的方法来卡新禁军脖子的图谋落空,而且,在周邦彦等一班人编造词曲、撰写文章的吹鼓下,新禁军士气更加高昂,也得到越来越多百姓的爱戴赞颂。

武松授意有愿意加入新禁军的,经过考核,可以加入。

宋朝重文轻武,这个时候有道是“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罪犯被刺配充军都被当成是很可耻的事情。

然而,看到新禁军那高扬的士气、威武的军容,以及打下大户后那论功行赏的热烈场面,许多青壮男子都纷纷表示要加入新禁军。

可是,武松自然不是来者皆收。他仔细回忆穿越前现代人民军队征兵的要求,制定了严格的体能、素养等标准,对要求加入的人进行认真考查。一般来说,十个报名的人中,也只有五个左右能够顺利通过考查,成为新禁军一员而已。

这样,原本离开汴京时五千人的新禁军,迅速扩员到了七千人。

在知情者看来,这简直是个奇迹。

因为,这个时代的大宋军队,可以说普遍都是严重缺员的。一方面,是因为当官的要吃空饷,所以常常谎报军队人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徽宗要大兴土木,修建楼堂馆所,需要大量的人丁,就从军队中抽取。

像武松统帅的新禁军这样,不仅不缺编,还不断招兵买马,严重超编,那简直是独一无二。

而尽管有童贯作梗,新禁军连正常的粮草供给都受到克扣,但武松并不担心。通过打大户,新禁军并不愁粮草。要知道,这个时候,一些大户真可谓富可敌国,像清河县张大户那样的地主恶霸一家囤积的粮草,就足够数千新禁军吃的。

武松也很感慨社会财富都如此集中在朝廷和地主恶霸手中,老百姓家无余粮生计艰难,难怪大宋会危机四伏,到处有人造反啊。

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一个国家要灭亡,外敌的强大是一个方面,但自己内部混乱腐朽,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后世的清朝如此,此时的大宋也是如此。

既然穿越到这个时代,武松就希望能够改变这种局面,为自己和潘金莲能够有个安宁平和的环境,也为天下百姓不要遭遇生灵涂炭。

因此,他指挥军队,加快向东南方向行军。

张德胜和王焕都感到困惑“梁山泊在汴京的东方,但现在新禁军一直往东南方向走,明明偏离了正确的目标,莫非,武将军不打算去梁山剿匪了?”

武松道“你们不要胡说,动摇我的军心!去梁山剿匪,乃是皇帝的命令,我军怎么能够违背?不过,我们要先去东南方向,找到一个我军急需的人!”

他不说这个人是谁,张德胜和王焕等人也就不敢问,只顾执行军令就是了。

前方渐渐进入山区,出现了一些水泽,日见荒芜。这样子,应该也没有大户可以打了。但是,武松丝毫没有停军的意思,命令大军继续前进。

现在的武松,已经不是当初清河县那个仰人鼻息、血气方刚的少年了。

现在的他,是一军统帅,加上练习《司徒遗书》,以及作为穿越者对一些情况的残余记忆,使得武松作出的决策,越来越显得难以揣测而又总被事实证明正确。

所以,军上下,坚决执行他的命令。

究竟要去做什么,武松不说,大家也就不问。反正,相信武将军自有韬略。

直到这天,前军派出的斥候回来报告“前方已经到了芒砀山区!”

武松心道“果然是这里。”他的内心其实也还是有一点点不确定,担心自己前世残存的记忆中有错,又担心前世水浒故事中写的不真实。所以,就问斥候“那山里可发现了什么?”

斥候报告“我们还没有深入山区。不过,沿途向一些百姓打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