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九年,唐军复筑盐州城后,在朔方形成了以盐州为核心,北有灵州,南有环州的防御链条,并与陇山的泾原防御体系相呼应。
之后八年,盐州一直都在唐军手中,吐蕃确实减少了对朔方的袭扰。
但争夺盐州的大戏才刚刚开始,吐蕃不过是在等待机会,贞元十七年开始,吐蕃卷土重来,盐州再次反复易手。
而指挥这场仗的,正是通王李谌!
“我夫在盐州之战战死,既然人死,应当会对我孤儿寡母有所抚恤,谁知道里正说我夫投敌,被格杀,天可怜见……我夫汉子一条,怎么可能会投降吐蕃?”
一旁的女子泣不成声,李适也唉声叹气!她无疑又揭开了唐朝不愿提起的那件事。
赤松德赞时期,吐蕃针对兵制进行了改革,他们仿照唐朝的节度使制度设立道节度衙署,军镇长官称道节度使、又称“节儿”,手握军镇财政兵马大权。而论莽热以吐蕃内相之职身兼五道节度使,配五府将印,地位之显赫在吐蕃国内罕有其匹。
此时的论莽热志得意满,不久前,孤悬塞外的唐朝安西、北庭都护府在独自抵挡吐蕃数十年、多次挫败吐蕃大军后终于独木难支,在公元九世纪左右相继失陷,卡在吐蕃喉哽之间的硬刺终于被拔去。吐蕃至此可以无所顾忌地出入西域。河湟地区百姓的反抗也逐渐被吐蕃军队镇压。论莽热以皇亲国戚的身份掌管青海、鄯州、河州、凉州、瓜州五个节度地区的军政要务,几乎整个河陇吐蕃占领区都在其统治之下,其势力之强,比起初唐时期执掌吐蕃的噶氏家族也不遑多让。
得吐蕃赞普器重的论莽热虔诚地为寺院准备了丰盛的礼品,向佛陀僧众表达他的敬意,在敦煌出土的吐蕃时期藏文残卷中,记录下了这位沙洲地区最高长官供奉的日程。
此时的论莽热不会想到,几年后的上元节他将在他朝思夜想的长安城中度过,只是此时的他不再是扬鞭恒河流域的征服者,也不是唐蕃前线统帅大军的吐蕃重臣;而是被唐朝俘虏的降将、被软禁在唐朝所赐宅邸里的阶下囚。而让他兵败折戟的巴蜀之地,将让吐蕃深陷战争的泥沼,一步步把盛极一时的吐蕃王朝推向动乱衰亡的深渊。
尽管安史之乱后吐蕃处于主动出击的一方,但随着战事的深入,吐蕃所遇到唐朝军民的抵抗一次比一次顽强。大历二年,吐蕃再次入寇朔方,意在夺取朔方节度使治下的灵州城。朔方节度使路嗣恭在灵州城下击败攻城的吐蕃军队,生擒蕃兵五百余人,缴获马匹一千五百余匹。
攻城不利的吐蕃军队被迫后撤,选择再次派人与唐朝商讨边界,要求以凤林关为两国边界,唐朝对吐蕃的要求不置可否。吐蕃在谋取灵州城未果后撤换了东部大将尚悉结,由更为年轻的尚赞摩取代了东部节度使的位置。
新上任的尚赞摩急于获得战果,不久后再次调集十万兵马围攻灵州城。为策应灵州的行动,尚摩赞亲率轻骑两万迂回到唐朝军队后方以牵制郭子仪的主力,但吐蕃的两线行动都被唐军击退,灵州城仍牢牢掌握在唐朝手中。
名将李晟则趁吐蕃主力深陷在灵州之际,率军奇袭吐蕃位于临洮所修筑的定秦堡,将堡内吐蕃守军屠尽,焚毁吐蕃的粮草积聚,俘虏吐蕃守将慕容谷钟而还。(慕容谷钟:吐浑族吐蕃将领,吐谷浑原是由慕容鲜卑别部所建立的国家,唐朝时期唐蕃双方都接收了大量吐浑部族,这些慕容鲜卑的后人仍保留了祖辈的姓氏),吐蕃久攻灵州不下,又听闻后方定秦堡失守的消息,遂撤军退走。
吐蕃决策层意识到,随着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的恢复,仅靠河陇一线的推进是无法彻底击败唐朝的。吐蕃在与名将马燧、浑瑊、李晟所率领的唐朝骑兵的交锋中也很难占到太多便宜。
尽管吐蕃刻意选择在秋季农忙时节入寇以干扰秋收,但由于连年交战,河陇一带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