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叠茂、纺丝、象牙、犀角,越赕[dǎn]马、统备甲马等物”。
同时,盐和茶也成了此路上的大宗货品,成就一段茶马古道的繁荣期。《云南志》记载“大羊多从西羌、铁桥接吐蕃界三千二千口将来博易”。
川西之路上的战与和
从吐蕃的国家战略上说,最有价值的无疑是青海。占据了青海吐谷浑故地后,东可威胁河陇,西可染指西域,成左右逢源之势。
但从以战养战的经济价值来看,河陇无疑是首选之地,其次便是富庶的四川盆地。
因此,东出川西,进袭巴蜀,始终都是吐蕃大战略方向。对此,唐朝也心知肚明,在川西屯驻重兵,严防死守。
用蜀地诗人陈子昂的话说“且臣闻吐蕃揭虏,爱蜀之珍富,欲盗之游日矣,然其事不能举者,徙以山川阻绝隘不通,此其所以顿饿狼之喙[hui],而不得窃食也。”
综合史料记载来看,吐蕃通剑南之路有十一条之多,但由于康区山岭耸持沟谷纵横,很多地名难以标定,古道所经之处弥漫不清。
但从其大致走向研判,其中有四条是通过云南入川西的。这四条通路曾多次成为,吐蕃联合南诏进逼剑南的行军路线。
另外,七条与川西直通,成了吐蕃联络川西诸羌,攻伐唐军的线路。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队唐军的防御态势,进军路线通常无定。
总体上归纳,川西之路大略可分为南、北两个系统
北面系统,主要从川西的松州(今松潘)、茂州(今茂县)、维州(今理县东北)、悉州(今黑水县附近)等地,沿西山而至吐蕃。
南面系统,主要是从雅州(今雅安)、黎州(今汉源县北)、巂[xi]州(今西昌)通往吐蕃的路。
南北两个道路系统,可粗略类比为今川藏公路的南北线(317、318国道)。
但不论南北哪一条线,横断山脉的路况都堪称天堑,吐蕃之所以能在此路上保持进攻态势,未见得是其机动能力有多领先(在川西谁的机动能力也好不到哪儿去),而是仰赖了川西诸羌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