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从他们去了县里就很少主动回来看看老人。
李氏夫妻对这个三儿媳妇是满意极了,当天晚上的饭菜,都是郑氏一个人做的,最多小姑子给打打下手,基本上没让人帮啥忙。
干活勤快还利落,还没那么多事,第二天,云海一家,云河一家,早早回了县城,云满请了五天假,要跟着郑氏回门后,再回学院上课。
江玉横夫妇,也在第二天,带他们找到村长,写了分家文书和户籍,虽然在一起住,但是老大老二写了,自然老三也不能例外。
郑氏娘家不富裕,还有二个弟弟没娶亲,自然带来的陪嫁也不多,但是有聘礼,跟着陪嫁一起过来,看上去还是不错的,没有丢了江家的面子。
那一天老宅的也来了,只是没给啥,吃了席就走了,就怕让认亲给东西,人失忆了,但是骨子里的扣门劲儿没改。
李氏在第二天,就把家里的事跟郑氏说了一遍,她也不挑老宅的眼儿,嫁进来后起的比谁都早,睡的比谁都晚,跟着公公婆婆一起下地干活,家里,里里外外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太得李氏的欢心了,嘴还跟的上,所以回门那天,李氏大包小包的给她带了不少的东西,马车上都快放不下了。
要说这常氏和白氏,打一听说郑氏是杀猪的女儿时,心里听着就不舒服,从郑氏进了门,到后来敬茶,基本上没和她多说过几句。
妮子就知道,他们这是瞧不上人家杀猪的女儿,不过呀,回头郑氏做的一切,就会让他们羡慕后悔的不行。
当然,这是后话,郑氏回门回来,第二天江玉横赶着马车,把云满送到学院去上课了,这下家里面变成了五个女人,一个男人。
有儿媳妇在,公公就得注意一些,不过这郑氏不象常氏跟白氏,她说话爽快,很得公公婆婆的心思,所以也就不显的有别扭,而且郑氏知道公公爱吃肉,哪顿饭菜,都会炒上两个肉菜,给公公准备一碗酒水喝。
她自己有个事,也爱跟婆婆商量,比如她手里有银子,就跟婆婆商量着,再买上一些地,这样可以再租出去,银子放在手里不安不说,也生不了小钱。
这个李氏真赞成了,还专门让江玉横带着她俩一起到县里,十五两银子一亩良田,又买了二十亩,郑氏带了二百多两,里面有当初的聘礼,还有娘家的陪嫁,这二十亩当然银子不够。
李氏主动给她把剩下的银子补上,地契一到手,就交给牙行租了出去,一年一收租,牙行会把租子送到家里。
那常氏和白氏就没这心眼,李氏夫妇给的银子,她俩都锁在柜子里,一点钱生钱的意识都没有,到现在还守着一个铺子二十多亩地过日子呢。
就冲这一点,李氏就敢肯定,老三家将来肯定比老大老二过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