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着一辆有车棚的马车道“车也换了,用这辆。”
高媛看过去,是家里有头有脸的下人比如吴妈妈之类,出门乘坐的车,比自己砍柴用的那辆没棚子的破车好了不少,便笑道“多谢夫人,多谢小哥儿。”
马倌儿帮她套了车,高媛见那大马还算温顺,就是不温顺,弄到空间里喂棵白菜也就温顺了,心里欢喜,高高兴兴地赶了马车出了侧门。
等把车赶到街上,见街上大多店铺都关了门,街上行人大都喜气洋洋地拖家带口去走亲戚,自己这辆马车毫不显眼。心里喜欢,找了个稍宽些的胡同,把马车往里带了几步停下。
柴文道正坐在车厢里,掀着车侧帘子往外看呢,就感觉到马车停下来。门帘掀开,嫂娘的头伸了进来,不由问道“嫂娘,出事了?”
高媛“没事,我就是看看你坐的安稳不安稳,冷不冷?”
柴文道摇头“还好。”
“好什么好?又没有炭盆,又没有棉垫子的。”高媛道“往里挪挪,嫂娘给你放上被子。”
柴文道往里挪了挪,只见嫂娘的手边,出现了一床草席,然后就是一床厚厚的棉被。
“把草席铺在下面,棉被铺在上面。”高媛指挥着。
柴文道利落地把草席棉被铺好,高媛见他坐稳了,又弄出一床棉被来“这床盖在身上。伐北老睡着也不是个事儿,要不也让他出来坐着?”
柴文道点头,然后就看到自己的侄儿一下子冒出来,躺在了被子上,翻个身,睁开眼睛。
伐北可纳闷了,怎么自己一下子就睡着了呢?醒了之后,怎么就换地方了呢?
柴文道见他一脸迷茫,急忙把他拽起来,拿被子盖上,免得他着凉“伐北,嫂娘带我们出来玩儿。”
这个好,伐北立刻不迷茫了,小脸儿乐开了花。
高媛看两个孩子闹成一团,笑着把门帘放下,重新赶着车上路。
柴文道掀开帘子道“嫂娘,您在街上多绕几圈,再找几条这样的胡同,停靠几回。”
高媛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果真按照他说的,穿大街走小巷,遇到视野不开阔的地方就暂时停靠一番。
比地下党接头还谨慎。
不过这样一来,就算是有人跟踪,也弄不清楚那人到底什么时候和自己接的头了。更何况,根本就没有那人呢。
为了不露出破绽,柴文道还建议她,过一阵子就放些东西在车里,说是有经验的江湖老手,是可以从车辙上、马的步伐上等细微之处看出,车厢里到底有没有东西的。
高媛表示深深的佩服,严重怀疑自己这个小叔子,上辈子办过案。
她猜的没错,柴文道可是在大理寺待过好几年的。
等把菜筐、菊花都放进车厢之后,柴文道终于说可以直奔周佥事家了。
高媛抬头看看天,好嘛,都在外头晃悠一个多时辰了。这缜密劲儿的,谁都不服就服他。想想自己顶多就是打着个出城砍柴的旗号,跟柴文道这手段比起来,简直不堪一提。于是便决定,以后只要是出来送菜送花什么的,一定要用这虚虚实实的法子,好好地绕几个圈子不可。
嗯,等过了初五,店铺开了张,还可以把店铺也用上。大街上那么多铺子,就算是有人看到,也不知道她进店铺是做什么的不是?
周佥事家高媛不是头一次上门,熟门熟路地找到侧门敲开,当值的门房一看她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还跟她说了两句过年的吉祥话。
柴文道听嫂娘拿那句“某某过年好,百福长寿,岁岁平安”又搪塞了一人,不觉摇头暗笑,觉得自己以后过年,定是少不了听这句话了。
周佥事家的布局和范府颇有相似之处,高媛上次去的是厨房,这次自然也是厨房,只是因为有两盆菊花在车上,厨房的人不敢自专,听说是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