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想当年(2 / 4)

后,柴伐北叹道“当年从青山书院回家,就盼着能吃些好吃的。娘却是顿顿依着阳哥儿的口味,如今还是如此。”

高媛笑“他那时候最小嘛,又正是嘴馋的时候。”

范诚阳笑嘻嘻地道“娘就是最疼我的。”

强忍着心酸,范诚旭兄弟俩面上带笑地尝到了十余年未曾吃过的滋味,只觉龙肝凤髓怕也不过如此。

四个人一会儿都不歇地,吃过了午饭立刻继续翻找,终于在黄昏时将几箱子书简化成了一匣子字纸。

范诚旭将那匣子字纸拿块包袱皮包严实了,绑在了自己胸前,和范诚阳一起,重新给高媛磕了个头。

“娘,孩儿不孝,就算是翻了案,为免让人疑到娘身上,怕也不敢在人前与娘相认。孩儿永远记得娘的大恩大德,只求日后有机会,定要光明正大地孝敬娘。只是如今,孩儿却要去了。此去经年,万水千山,娘——保重。”

高媛又止不住泪,扶他们起来“我知道,你们做的事情太难太凶险,娘也不问。你们只记得,若有什么难处,好歹还有个去处,娘这儿,总是给你们留着门的。”

虽然只相处了一年多,可这是她从死人堆里带出来的孩子,也曾经将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养过,替他们盘算过前程,怎么可能没有感情?

范诚旭兄弟俩连晚饭也没吃,急匆匆地走了。看那样子,倒是要连夜赶路的架势。

高媛等人走不见了,才问柴文道“伐北会送他们去哪儿?”

柴文道低声回答“他也不好远送,只送上快船就罢了。”

高媛又问“很远吗?”

“很远。”

高媛不问了,他们从很远的地方来,又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只是为了问她当年的情形,也不知道他们此行,自己拿出来的东西能不能让他们满意。

突然想到当年的事情,不由抓住了柴文道的手,急切地问“当年……”

“当年他们成功了,可是那时候我们不在娘身边,不知道是不是娘这里的东西起了作用还是别的。”柴文道低声道。

“成功了就好。”高媛低语,“这事儿,终归是他们兄弟俩的事情,咱们谁都替不了他们,能帮的,怕也只有这点儿事情了。”

“这点儿事情,就值得他们跑这一趟了。算计着日子,怕是一看到邸报就动身了。”柴文道推断。

是啊,邸报上可是说了柴文道在钱唐筑堤的事情,当时目击的人太多,把她写进去的可能也是有的。她要不要找张来看看?家里应是有的吧?

柴文道就找出记载筑堤之事的邸报来给她看,上头果然也写了她,只不过一笔带过,只说她想了个合龙的主意罢了。看来官府的人也觉得,把她所做的事情写上去不太合适。

上面对柴伐北倒是给了不少笔墨,也有许多对皇上的赞誉之词。想来范诚旭兄弟俩就是凭着这些信息,知道自己如今是和他们在一处的。

他们提到了西南,莫非如今还在西南?西南多山,路又极难走,柴文道的推断应该是准的。

高媛从此多了一个看邸报的习惯,若是范家的案子翻过来,邸报上必然是写的。

她这一等就是半年,等到柴文道的三子勤哥儿过百岁的时候,才在邸报上看到了一条好像能扯上些关系的事情北关的指挥使,被抓入京了。

高媛指着邸报上的人名问柴伐北“是这个人吗?”

柴伐北肯定地答“是他!”

“这么多年了,就没换过地方?不是说三年就要换个地方吗?”高媛奇怪地问。

柴伐北解释道“武将和文官不同,尤其是到了指挥使这个职位的,常常一当就是十几年,几十年的都有,还有祖祖辈辈都镇守一处的。就是因为时间越长,对边关的地形和敌人的情况越熟悉,胜算也就越大。所以无名军师当年就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