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④(2 / 3)

容辞。

当夜,安晴就在梧桐街77号陆小曼家里住下了,两个人躺在床上一直谈心说话,直到大半夜才慢慢睡去。

……

王嘉城最近忙着筹划收购碧城集团的航运公司的事宜,他内部开了几次会讨论此事。

在兆达集团内部对这笔收购发生了一定的分歧。

战略投资部的付部长是位年近六旬的资深投资专家,是一位学者型的人物,也是兆达集团的元老之一,在集团内德高望重,威望仅次于王嘉城这个董事局主席。

付部长的行事一贯稳健的风格著称,这些年来,在他的辅助下,王嘉城的各项投资回报一直平稳增长,虽然没有什么惊爆人眼球的“神来之笔”,但却从未有过明显的失误。

但是,这次王嘉城却有些不太满意,因为碧城集团出了这么大的投资机会,这位“老将”却丝毫不知情,自己还是通过吴书平知道这件事……可见时间久了,这些职业经理人都颇为懈怠,这让一贯喜欢“出奇招制胜”、事事都喜欢占主动的王嘉城颇有些不爽。

在会议上,付部长认为碧城集团出售旗下船舶公司的事情存在诸多疑点。比如,虽然对方出售资产的价格开得很低,但算上其担负的债务,也仅算得上是正常的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在国际航线上海盗、南美洲反政府武装等不安定因素仍然存在,无论是在融资还是运营上都存在困难。所以,他建议王嘉城再等等看,尤其是在集团现金流也很紧张的时候,还是首先保证正常业务的开展为好,不适合大量举债做大规模的并购,尤其是面对海运这种传统行业,尤其要慎重。

但是,以郑秘书为首的一些少壮派经理人则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投资就是要承担风险,霍家的碧城集团一直把控着兆达50以上的海运需求份额,从而限制了兆达的全球化发展,不趁此机会冒点风险拔掉这颗钉子并转为己用,那种被人勒着脖子的局面就不会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至于现金流的困难,目前可以通过增发股票以及向银行申请商业贷款等手段获得所需的资金。

“还有点,就是既然千纸鹤药业的吴董首先提出这项收购,我们在这项投资上就有一个具有实力的盟友,如果我们放弃这次机会,等他筹得了足够的款项,他就会既碧城集团之后第二个掐着我们脖子的人”郑秘书常年跟在王嘉城身边,自然对老板的心思知道的更多一些,另外,他个人也早就不满足于董事长秘书处主任的职位,未尝没有取付部长而代之的野心。

对这一点,王嘉城当然看得清楚,但也不啻于让手下的年轻多表现出一些冲劲儿,好刺激一下“暮气昭昭”的老家伙们也好。

代部长笑了笑,反驳道“恰恰是因为是千纸鹤的吴董提出来,我才有些担心。这些年,千纸鹤药业的业绩不佳,股价一跌再跌,他手上能有多少筹码?而且他一个新兴的制药的产业,冲着船舶公司这种资金和劳动都密集的传统产业去是什么意思?有钱没处花了吗?”

这句话让王嘉城听起来有些刺耳,他现在虽然已经有“儒商”的美誉,但是在他的兆达集团内部还都是知道他以前的老底的,他总是会疑心代部长等老人话里有话地取笑他的出身,他敲了敲桌子,说道“老代,有事说事,不要针对个人嘛。我看小郑他们的意见也是蛮好的,你作为老人,工作上也不能太保守了。”

“我就是对事不对人啊,王董,投资不能这么意气用事,切忌脑子一热就把这么大一笔钱投出去啊?”代部长也犯了倔脾气,口气中有些顶撞的意思。

王嘉城也有些不高兴,他见下属如此顶撞自己,不由得加重了语气,说道“老代,我看这个项目挺好。你们不要觉得这个项目一开始不是你们发现的,就一概给予否定。我做生意这么多年,还从来没见过不冒风险就大把大把赚钱的好事!你见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