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零夜探(二)(2 / 2)

公子玉璃 蚩少青阳 2233 字 2020-08-24

了该偿债的时候了。当年为了推行新政,就连我也不得不在各方做出妥协,现在,政令日渐成熟,有些人也不必留了。”

“我知道,这件事儿,你与他策划了许久,虽还有不足之处,可这几个月我也看到了他的决心与魄力,还算不错。我也没什么好不放心得了。况且,我也不是那样不知道承担后果的人。自古以来,能得善终的辅政大臣有几人?”

权顶之上,只能站一人,有他无我罢了,何况,从始至终,向安从没有想过要在那上头纠缠什么。

言书道:“是。如果您执意如此,玉璃无话可劝。只是,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或者,还有什么需要我为您做的吗?”

“自然是有的。”向安道,伸手指了指书桌上的荷包道:“这是我夫人绣的,按着规矩,但凡出征总是要在随身携带的荷包里头放一把种子,若是不得善果,连马革裹尸都做不到,那故人就能寻着种子发芽开的花来找到我,掬一把土,插一束花,全了相识之谊。”

“玉璃,你去,帮我选一样花的种子吧,也好叫我带着,安心上路。”

言书:“……”

山路难行,就算是元夕,因为带着人,脚程也慢了不少,回到弦月殿时,已是后半夜。

回屋之后,他便闭门不出了。

楚晋担心,又不愿去问他叫他徒增困扰,只得去问同他一道的元夕,想着能拐弯抹角的试探些什么,也好替他分忧。

可惜,这一位看着混不吝的,可比从前的韶华嘴紧多了,要想知道什么怕是不能够了。

可怜他老人家在门口愁眉不展了许久,最后还是宛芳看不下去,推着他回屋强制休息。

元夕立在外头,看着里头的烛光,闪了整整一夜。

虽是打着隔离的名义,但言书知道,在向安正真出征之前,作为幕后指使的谢韵总是会过来一趟的。

原以为至少要等到出征的前一日,谁知,在他们上山的第三日,他就出现在了言书的临时书房中,三分笃定,三分得意,剩下的四分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茫然无措。

就像是一个孩子,经过自我催化的不断成长后挣脱了压制着自己大人那样,释然有,成就有,惋惜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