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下旨痛斥(2 / 2)

了一礼之后? 才率领一干麾下离开。

沈浪还派了几人扮成随从跟随,直奔吴三桂所在的关宁军。

此时的吴三桂? 还在率领三倍于敌的关宁军与五千左右的建虏纠缠不清? 虽然看似打得有来有回? 但双方所付出的伤亡都不大。

而且这五千人中,满洲兵只有不到一千人,其余皆是汉军和蒙古兵。

可即便如此,关宁军到现在还未占据明显上风,更不用谈将其击溃了。

明眼人都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些建虏也愿意陪着关宁军慢慢的玩下去。

曾经一度,他们还准备抽走两千人去支援后方大营,因为另一支明军太凶悍了,不到一万的兵力都敢反攻我大清十万大军的大营了。

与之一比,如雷贯耳的关宁军好像真的什么也不是。

不是关宁军的战斗力太差,而是关宁军的战斗意志与那支明军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这一点建虏懂,沈浪和崇祯自然更懂,刘公公现在就去给他们提升点战斗意志。

“圣旨到……”

刘公公一行刚抵达关宁军驻地时,就有随行人员高喝。

关宁军上下不敢阻拦,有人第一时间飞奔去禀告吴三桂,刘公公一行则直奔吴三桂行营而去。

得到禀告得吴三桂率领一干主要将领匆匆赶来迎接,并直接将刘公公一行迎进自己的营帐内。

刘公公站到上首位置,直接道“总兵大人,准备接旨吧。”

吴三桂不敢耽搁,率领一众将官连忙跪下听旨。

刘公公双手摊开圣旨,开始朗声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虏入寇以来,朕甚烦忧,惟恐我大明再遭涂炭。

然沈卿沈兴明,自告奋勇,向朕请命,仅率八千勇卫营力战十万建虏,朕甚欣慰。

沈卿睿智,多用计谋,勇卫营上下用命,每战必胜,斩虏甚多。

然虏十倍于勇卫营,进逼京师,迫勇卫营正面交战。

为使朕不受辱,为使大明不再受辱,沈卿再次请战,誓死保卫京师。

沈卿沈兴明,勇卫营全军上下,未负朕之信任,未负大明之信任,未负京师百万子民之信任。

朕之所见,京师百姓之所见,勇卫营上下奋勇杀敌,未顾个人之安危,未有丝毫之退避。

此乃忠义悍勇之军,天地可鉴。

然沈卿所部勇卫营自成军以来,国库空虚,每月所得粮饷不及关宁军半成,毫无怨言。

其未怨朕,亦未欺朕,所获所得皆掠自敌寇。

关宁铁骑赫赫威名,关宁军上下静观勇卫营与敌鏖战,有何感想?可有羞愧?

若关宁军不想战,亦不敢战,自回山海关即可。

静战之军,十万百万又有何用。

敢战之军,八千亦是无敌之师。

吴三桂,尔等好自为之。

钦此!

听完这份圣旨,吴三桂等一干关宁军将领,仿佛五雷轰顶,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真的是陛下下的圣旨吗?这真的是陛下对关宁军的态度吗?

下给吴总兵和整个关宁军的圣旨,通篇都在说沈浪和勇卫营,只在在最后稍提了一下吴总兵和关宁军,而且是责问,不满,甚至是讥讽。

总之,陛下对勇卫营和关宁军的观感是天差地别。

就差直接说要战便战,不敢战就滚回山海关吧。

难道关宁军没有作战吗?比半年之前好多了好不?都已经与建虏大战好多个回合了。

当然,如果你说和勇卫营的战果相比,那是差一点。

但也不要把关宁军说得这般一无是处吧,这会寒了关宁军上下将士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