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鱼香肉丝(1 / 2)

天气很闷,雨要落不落,好象老天爷也在纠结下或是不下。

一梅抬头看了看天,又把雨伞放了回去——这是家里唯一的一把伞了,她总是拿着伞出门,空着手回来。

她想去集上买点儿肉,中午做鱼香肉丝。

才走到大门上,就碰见公孙大娘急匆匆地从外面回来。

她头上戴着孝帽,腰上也拴着长长的孝带,就连脚上的一双布鞋面上,也缝着一小块白布条……

一梅心也戚戚,也想挤出几滴泪水来,做个悲伤的模样应景。但暗自努力了半天也是徒劳,只好压低声音,低低地叫道“婶子,今儿俺爷出殡吗?”

公孙大娘脸上还有泪痕——刚才在灵堂上做祭文,她作为长媳跪在第一排,当然要哭的最厉害最伤心最动情了……

“是哩……恁中午别做饭了,跟然然爸一起到北头去?”

一梅说“他是跟单位人一起去的,我去做什么?婶子您节哀,您也这大年纪了。”

“恁看,净说点子废话,”公孙大娘又说,“俺回来换双鞋,一会儿还得去地里。”

一梅忙说“好好,那您忙着先。”

一梅才走到街口,震耳欲聋的哀乐声就扑面而来,整个虎口集都笼罩在声声哀乐中。

北街根本去不了,公孙家摆开了大戏台,高昂激越的唢呐声中,又混杂着《秦雪梅吊孝》那哀婉高亢的豫剧调调。

吊孝的人来来往往,一拨又一拨,流水席摆开了五十多桌,占据了整个北街。

北街原来那些卖菜的和卖肉的,只好往西、往南挪到了十字街口,街上更拥挤了。

好多赶集的人都议论说“俺的乖乖儿,谁这么牛13?真风光!”

“真排场!”

“也不枉死了一回……”

……

虎口镇若是有镇旗,恐怕也要降半旗致哀了。

一梅从人缝里伸出手去,买了一斤肉。又从各种人缝里,冒着被挤扁的风险,买齐了鱼香肉丝的材料。在人缝里钻来挤去,好不容易才狼狈地回到了院里。

她找到老丁,请教当地鱼香肉丝的做法。

鱼香肉丝本来是川菜,但很多人在四川吃过之后,纷纷不负责任、自以为是地回家仿做,最后江湖上都出现了各种版本的鱼香肉丝。

包括很多小饭馆,做的那叫一个难吃。

所以一梅基本不在外面饭馆里点鱼香肉丝这道菜。

虽然老丁做菜的手艺不错,但他会不会做这道菜,又做的怎么样?反正一梅没吃过。

两个人仅限于理论上的交流和讨论。

他们讨论了冬笋和胡萝卜的用量、尖椒的粗丝,又讨论是卧油炒、还是大油还是淋油?葱姜蒜里是鱼眼葱爆炒,还是用小叶大葱……

一梅做菜,也总喜欢根据自己的口味,在原来的方法中,稍微加一些调整和变化。

老丁总算遇上了知音,他激动地说“院长,俺还真没看出来,恁也是一吃家呢。”

一梅笑笑,她想起了武汉的吉庆街、户部巷、长沙的坡子街、成都的锦里、青岛的市南劈柴院……

在北京上学的第一年,她就在大街小巷找老北京小吃豆汁儿、焦圈儿、灌肠儿、爆肚儿、煎饼果子……

她想起在京时的美食见闻,炫耀地向老丁说起北京东直门内的簋街,最有名的胡大饭店和花家怡园。

老丁听的天花乱坠,张大了嘴半天忘了合拢。

“胡大饭店的菜好吃不?”他急切地问。

一梅摇摇头,逗他说“安徽人开的馆子,又贵又不好吃,还没你做的菜好吃呢。”

老丁当然不信“不好吃为啥恁有名气呢?”

一梅想了想说“谁知道呢,反正去了簋街,人们好象必须要去吃一次,又贵又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