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老宁腰间绣春刀(3 / 3)

大梁仙儒 叫我九郎 3572 字 2020-10-29

“恒儿,娘发现了一个赚钱的路子。”

“什么?”

“这个炉子呀,”圃氏眼中第一次透露出精明,“这炉子对寻常人家来说极好,这几日索性也无事,我找个几个泥工做一批炉子出来,可以卖点钱补贴家用。”

宁恒本来只是见母亲被炭烟呛着,随手弄的炉子,听见母亲提到这一茬,若有所思的道“娘,其实这炉子还有一个改良版的,用铁皮来裹烟囱,甚至炉子本身也可以用铁皮来做外圈,泥炉置放于里面即可,但是铁比较贵,这种炉子恐怕没人买得起。”

“那可以卖给有钱人嘛……比如朱老财家这种,家里有钱,一间屋子可以用炉暖,但毕竟家大耗量大,再说,你二叔就是个铁匠。”

圃氏说到此处,越发意动,家里太穷了,老宁不太会搞钱,宁恒当然知道母亲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娘,那我给你画几张图来。”

“不会耽误你学习吧?”

“不会,很快的。”

宁恒回到书房,他并没有用毛笔制图,而是以墨块稍作处理,用来画线条。

宁恒先是画了一个炉子的整体图,然后开始拆分,并以前一世理工科男的学的三维制图法,拆画成几张。

倒不是他要显摆。

而是怕铁匠搞不懂。

制完图,已是下午时分,宁恒想早些回书院,毕竟可以免费噌一顿饭不说,还能噌两支蜡烛。

告别母亲,宁恒来到麓山书院。

点燃蜡烛,宁恒在烛光下,将韦小宝的故事赶工结尾。

并开写新的开篇,这一次,宁恒选择写《梁祝》,之所以选择这个,宁恒主要是觉得这个故事在原来的世界以凄美的爱情故事被颂了千年,在这一方世界,也应该有少男少女怀春并喜爱,最最重要的是,它的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并且适合说书和刊印。

当然。

这事还得找朱子涛稍微探讨一下。

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宁恒知道,这家伙读书不行,但是经商方面,有着不错的天赋。

宁恒的故事才写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而读隔床而睡,最后一支蜡烛燃尽。

宁恒无奈,只得收笔,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并渐渐睡去。

这一夜,宁恒睡得有些不太安稳,他总感觉房间里有什么东西在走动,虽然看不见,也没有声音,可总有一种被注视之感。

不太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