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岁离世时儿孙已达数百。
其实这正是当年燕灵对九天玄女祈求的心愿:谭门不要修炼成仙,不要金银财宝,不要贤者能人,只要有子有孙万万年。这也正是九天玄女替天行道,给燕灵承诺的谭门福报:“谭门积善,天道降福。子孙绵延,千代有护。”
自此,华阳谭氏消失在岁月之中,雪峰谭氏人丁兴旺,瓜瓞绵延。
只是雪峰谭氏后人皆平凡普通,数百年间来没有出现过一位人物,自与燕灵当年的心愿有关。
而传说雪峰谭氏的守护神就是九天玄女。
历经数百年后,公映、文基、守道终于被后人慢慢忘却,燕灵、小化反被后人牢牢铭记,大抵与二人对雪峰谭氏的巨大贡献有关吧。
方庆隐听罢德辉先生的大致讲叙,感慨良久,谢过款待,告辞而去。
出得村来,他想拜瞻一下鳌祥公,遂携美娘飞至西边的雪峰山朝天洞。
当年的朝天洞方丈济悲大师早已圆寂,如今是一位法号叫悟安的方丈主持寺庙事务。
得知方庆隐夫妻的来意,悟安便领二人来到老虎洞祖师殿上。
果见鳌祥公泥塑巨像端坐在左侧一间殿堂内,相貌堂堂,海下虬髯,宛然如生时一般,供案上供奉着一座书写有“本山之主鳌祥公之位”的牌位,果品排开,香火缭绕,无端显出几分威严肃穆。
原来数百年间几经战乱、匪乱和社会动荡,三位肉身菩萨早被毁灭,直到政治清明,社会安宁,谭氏后人才重塑鳌祥公的形象。
起初鳌祥公是有左右随侍的,左为公映,右为胡三,但时到如今,也只剩下鳌祥公一人的泥塑巨像了。
当目睹“鳌祥公”三字时,方庆隐百感交集,泪光点点。
美娘亦然。
夫妻二人恭敬上香,跪拜,在引磬木鱼声里岁月仿佛回到了从前。
拜过鳌祥公,方庆隐问起当今是何朝代,悟安答说当今已是大明正统年间。
方庆隐又问距离南唐开国多少年,悟安答说距离南唐开国或有五百来年。
闻说此话,方庆隐遽然大惊,如梦方醒:原来他为美娘恢复年轻模样,果然已在鄣山“美隐小筑”度过了数百年。
当真是“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他黯然向悟安告辞,携美娘离开了寺庙。
起身升在空中时,方庆隐蓦然停驻脚步,俯瞰下界万里山海,似有不忍离去。
美娘问道:“隐郎,为何不走?”
方庆隐伤感道:“不料转眼五百年过去,人间早已换了一群芸芸众生。”
“是啊,古往今来,不都是如此。”
继续阅读
“这人间之事,当真是十年为往事,百年为传奇,千年为神话啊!至于万年之前的事就变得荒诞不经了。不过数百年而已,公映公和文基贤侄的事迹就被他们的子孙给忘记了,而那些昔日的山海大神的丰功伟绩何尝又不是如此?上下数千年,炎黄子孙,黎民百姓,其中又有几个没有忘记他们?”
“隐郎说的是。”
“祖先是不应该被忘记的,若忘记了自己的祖先,便会失去自己的根本;失去自己的根本,便如飘蓬断梗,既不知何来,也不知何去,更不知何为。古人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此话真是金玉良言,震耳发聩啊。”
“隐郎,你真是感慨良多啊,‘国之大事’又非隐郎你所能为,在此枉自空叹作甚,我们还是速走吧。”美娘娇嗔道。
“美娘说的是,无数肺腑之言只有留给山海日月,走吧走吧,我们走吧。”方庆隐话落,化出龙虎宝座,携美娘登临,并肩坐下,忽喝一声:“起驾,速往灵台山!”
两条青龙昂首啸吟,五头白虎刨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