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个平衡点,做为父亲性使然,在危险时,往往只求保儿子一时,却不知保住了一时,却给将来留下了更大的危机和隐患。
很显然,董杭也想到了以后,除了不想让自己涉险以外,只怕更多的,就是需要这次平凉之功吧。
“相国,我们知道相国所忧,可是相国之业,还需要公子来继承,相国必不希望大业断绝吧。”李儒道。
他也被拉来了,这诸将怎么能少的了他呢!
“可是,杭儿他是第一次上战场。”
“相国,公子身边,赵云不亚于吕布,更何况,吕布就在祖厉,在千军万马之中保护公子一人,应该不是什么问题,更何况策府人才济济,文有荀攸、陈宫、郭嘉,武有黄忠、魏延、李暮、文聘、甘宁,更兼有驭风者这样的血性之军,必然无忧。”
董卓长舒一口气,这样的决定是不好下!一向杀伐果断的董卓,在面对自己儿子的时候,这种选择真是两难。
“父相,我去保护我哥。”董引正从外面跑了进来,他早就想去战场了。
“姑父,我也去,马腾韩遂杀我全族,我一定要雪耻。”苏烈同样进来。
“所有人都退下吧,让咱家好好的想想。”
众将相互看了看,还是告退,这是一个做为父亲两难的决择,这是需要时间的。
整整一夜,董卓似乎就坐在这里动都没动,哪怕是何美妾前来,他也是浑然不觉。黑夜中,似乎只有那反复的叹息声。
第二日,早朝,董卓亲拟拜董杭为雍凉大都督的圣旨,朝堂之上心怀各异,王允那一派只怕更多的是想让董杭战死在西凉,他们好翻盘,不过不论是什么心思,那都是同意了。
而董杭不在朝堂,也正好遂了他们的心愿,因为他们总感觉,董杭比董卓更难对付,见一次就让他们头疼一次,而且董杭花样百出,他们只能是被动防守。还是调离长安比较好点。
圣旨即日下达,令董杭返回接旨,并调配辎重粮草等事宜,而当消息传到董杭军营的时候,董杭都琢磨了好几个时辰,这不会是自己回去,就要被关禁闭吧。
而牛辅李儒亲自来接,董杭和荀攸几人商量了半,又无理取闹的让牛辅和李儒写下了保证书,当然了,他在半路,才想到这保证书是真不靠谱。
“两位姐夫,你们不会诓我吧?”董杭心惊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