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在工程舰队开拨之时,便暗中做了手脚。
2334年,工程舰抵达鲸鱼座UV星,投放半成品的改良型戴森膜“种子”。
在不断的能量刺激下,戴森膜迎风便长,涨势极快,薄薄的膜层扩张的速度达到了十分之一光速。
仅仅数月后,初始层新型戴森膜便长成了型,随后厚度加深,颜色变暗。
同时,一座又一座干涉粒子发生器正从工程舰中被生产出来。
2347年,支撑恒星快速开发系统的超厚戴森膜彻底成型,共计数千万个干涉粒子发生器也被布置完毕,只等时任世界政府领导人一生令下,便能开始测试。
此时,超大型则还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现在只是先试车一次,以检测快速开发系统的稳定性而已。
时任领导人怀揣着激动的心情,摁下了启动按钮。
一段信息通过刚刚建立的跨星域量子通讯系统传递了出去。
正常情况下,这些干涉粒子将会稳定的输出能量,以达到刚刚好在650年内彻底榨干鲸鱼座UV星的激活水平。
然而意外发生了。
数千万个干涉粒子发生器骤然火力全开,功率起码是设计功率的百倍以上!
这可不是将榨干恒星的时间压缩到6.5年内那么简单,可怕的能量输出将会压过戴森膜的承受极限,更会快速打破恒星内部的物能平衡,并最终导致一场大爆炸。
现场实验人员大惊失色,手指拼命的在关闭按钮上狂摁,但无济于事,设备根本不听使唤。
无比可靠的人工智能设备仿佛全换了主人。
这太匪夷所思。
就在此时,繁星终于冒出来乐呵呵的讲了句话,“那个,大家不要惊慌。不好意思,我是繁星。是的,你们知道的那个繁星,我想做个新的实验。”
世人:“……”
恒星开始“咆哮”起来。
三年后,伴随一场绚丽恐怖的大爆炸,鲸鱼座UV星变成了一个“小小”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