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命运公约(1 / 4)

周东来用了整整三个月来思考“怎么做”。

但这件事与军事层面截然不同,甚至与常规的政务管理工作也大相径庭。

周东来没能就这事思考出一个明确方向。

幸运的是,在这几个月里,散是满天星的舰队文工工作人员也没闲着。

分散在不同小分队里的近十万名在政治理念、历史分析、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科技经济学、文明学、时空拓扑学等领域有不同专长的专业与非专业社科类天才学者们,在经过火花四溅的密集讨论与近乎“你死我活”的思辩后,提出了一个既极具开创性,但却又十分返璞归真的方案——制定公约,用个体与整体文明间的约定来替代伟大领袖的功能。

这理想中的公约既能在大处约束组织,又能在小处具体到个人。

公约既有类似于法律的约束效应,又是一套适用于所有人的自发行为准则。

公约的源头并不仅仅建立在先哲陈锋的人生理念上,而是即往前追溯,又向后顺延,对古往今来在人类文明史中扮演了重要作用的众多“公约”、“盟约”、“协定”、“名人名言”、“哲学思辨论述”、“名著金句”进行了综合分析,再以如今三十世纪初人类面临的全新局面为基本盘与时代背景,寻找出一条对当前时代下复杂变迁的人心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公约将在某种程度上继承领袖的功能,既是约束人的行为指导准则,又可提醒所有人,人类为何而存在,个人应该在文明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这道理将会在人心中形成牢固的辨证思维模式,以指引每个人在面对重大的人生抉择时,总能做出对集体有利的决策。

如果真能完成具有如此神效的公约,秦光与其他有识之士担心的危机将会迎刃而解。

但公约本身并不是一个合理的东西。

假定人类并未受到外星威胁,也没有从外星文明处获得科技援助,更没人可以从未来反复将科学知识带回现代,在正常的文明进程中,让人类以符合基本逻辑的方式,仅靠自身的能力推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再一步步走出地球,踏足外星。

在这过程中,各个殖民地与人类星系的建设发展时间,各项关键技术的孵化及成型所需的时间必然得拉长少则十倍,多则数十倍。

那么,要人类成为恒星系级文明,从2000年开始算起,理论上至少需要一万年。

要想发展到如今晨风帝国的规模,则很可能需要两万年的周期。

耗时更长,那么从生到死的人口基数,也将同样呈比例放大。

需要用更多人次的人口来堆,才能一点点堆出现在的帝国规模。

在发展中,地球人可能还需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星系级大规模内战,不断的分裂再统一,部分星系或许能先短暂强势,然后做出一些贡献,再被淘汰。

人类又会经历更多内部的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演变,会有体系间的斗争、思想间的斗争以及更多各个层面的对抗。

文明的正常升阶之路不可能是如今的历史中不符合逻辑的阶梯式快速跳跃提升,而是需要更长的时间,有更多的参与者组成的更曲折的螺旋上升。

大集体之下的小集体相互间既竞争又在某种层面相互协作的关系,战争与和平、发展与倒退的交替演变,会让人类对宇宙和自身的思考逐渐深入,将会给人类文明这个整体带来更复杂与全面的思想演变过程。

在这过程里,人类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发展会你方唱罢我登场,形成既互相抗衡,又相辅相成的关系,形成文明的两条腿,并由庞大文明自身具备的纠错能力在这两条腿中提供调和作用。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数次文艺复兴、文艺大复兴、文艺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