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人选(1 / 2)

折贵 碧水犹清 3521 字 5个月前

秦大竟然能想到让人冒充她的手段,冒充她的人留在张家,如此张家就无法因她失踪把事情闹大。但冒充之人肯定不会完好无损的回去,不然想逃过张家人的眼也是不可能的。若是留在张家的人受了伤,张家人也不会轻易罢休。张老太爷虽淡泊名利,却是极护犊之人,这一点袁敏非常肯定。

除此之外,袁敏还从秦大口中得知晋康太子的消息,晋康太子不知何时出现过太初观,并留下一个箱子,打开后却是太子蟒袍,下面摆满了珍宝首饰,并注明送给即将成婚的小郡主,一时间临安城再度对于晋康太子的传闻不胫而走。

宫中无太子,太子蟒袍尚未绣制,临安皇宫之中并无太子蟒袍。出现在太初观的太子冠服,据说就是晋康太子年幼时在京都的礼服。

有太子莽袍作证,谁还说晋康太子是假的?

如今晋康太子的亲生女儿大婚,没办法亲自参加,只能偷偷送嫁妆,实乃不近人情之举。

晋康太子回朝,民心所向,百姓都觉得理所当然,对于皇帝的排斥,民间多有指责,觉得陛下无情,同根叔侄,本应扶持。

一时间朝堂上掀起了立太子的争论,太子人选到底是谁,朝臣分为三股势力,一股要把晋康太子推上去,提议召回前太子,立晋康太子名正言顺。一股拥护恩平郡王,恩平郡王是皇帝亲自挑出来的皇子,自小最宠,当然会有一些拥护的朝臣,这些人中多有一意媚上者,觉得跟着陛下的决定总不会错。另有一股势力保持中立,观望形势。同是皇帝义子,却无人提及淳安郡王。

若论品行,朝臣心知肚明,淳安郡王更加合适,他忠孝内敛,为人谦和有度,正直无私,在一众朝臣眼中都是极仁德之人,当年陛下亲征,他上书随驾,一路护行,尽职尽责。只是淳安郡王从不拉拢党羽,其亲族也甚是低调,官职都是不上不下,帮不了淳安郡王许多。

反观恩平郡王,以宗子被选入宫,宗子在宫里那就是嫡长子,进宫就封建国公,且独居禁宫,又是由吴皇后抚养长大,其父被封南阳侯,其姐还赐封端敬郡主,亲族势力庞大,甚受隆恩,朝堂自然拥护者甚多。

太子人选议论多时,朝臣各执己见,也无个定论。

对于袁敏来说,这个太子若是跟现在的昏君一样,把沉冤埋在深雪里,她必要从中搅和。

恩平郡王与她有怨,且昏聩无能,容易受朝臣蛊惑,根本难以继承大任。晋康太子虽是她亲生父亲,但攻于心计,又手段狠辣,若是称帝,以他对女真人的恨意,只怕生灵涂炭。

袁敏自然希望是淳安郡王能为太子,只是她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跟他交涉,那时候他为了父亲,被皇帝厌恶。虽时过境迁,但他的眼神里依旧藏着真挚,袁敏相信他,只要他在,一定还会帮助父亲。

他是袁敏在为父亲伸冤路上的最后一个帮手,若是她的计划全都用尽,最后一条路,她只能去找他。

秦家选择的是谁,袁敏倒是很好奇,但她并没有从秦大口中探出一些口风来。

外面风雨逐渐停歇,秦埙未等雨停,便撑着伞在微雨中离去。

薄雾微雨,那一道背影挺直,身形有三分似秦二,袁敏略感慨了一下,同胞兄弟姐妹像成他们这样的,并不多见。

也难怪,秦二在外一直隐瞒相貌,若是早就露出真容,外人早就能察觉他是秦府公子。一路归途,他一步一个算计,盘算的到底是什么?

袁敏对此困惑已久,但她觉得他的谋算与自己肯定不会背道而驰。

雾沉沉的天空,润湿的枝叶滴着雨水,屋檐上的水滴一串接着一串落在地面,袁敏无声的看着雨景,思绪飘远。

许久,袁敏伸了个懒腰,合上眼,昏昏睡了一会儿,突然惊觉手上一阵暖意,她“唰”的睁开眼,熟悉的面孔映入眼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