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负担减轻,能够更轻松地达到更高的速度。”
“我们都知道例如,当运动员的体重减少几公斤时,每一步所需要推动的重量就会相应减少,从而使腿部肌肉在相同的力量输出下能够产生更大的加速度。如果换算成垂直力,那就是每上升1.5千克,每一步都需要多消耗2%的垂直力,换算成换算成四十几步,消耗就更大了,更难难以维持。”
“第二提升动作效率,更轻的身体可以让运动员的动作更加灵活、敏捷。短跑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快速地摆动双臂、迈动双腿,较轻的上半身有助于减少上肢摆动的惯性,使摆臂动作更加轻快、协调,从而更好地配合腿部动作,提高整体的跑步效率。”
“比如,较轻的上半身可以让运动员在摆臂时更快地改变方向,减少能量的浪费,将更多的能量用于推动身体向前。维持更多的向前性,不会在维持向前上就消耗掉太多的能量,我们现在应该都知道,每一个技术动作的输出都是消耗你的总体能量的。总体能量消耗的越少,那你在极致速度上能够做出的,变化就越多。不然你已经把能量消耗完了,你什么动作都做不了了,想做什么也有心无力。”
“第三降低比赛中的能量需求,体重的减轻意味着在比赛中身体消耗的能量相对减少。短跑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对能量的需求非常大。通过减轻体重,运动员可以在相同的能量储备下维持更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或者在相同的运动强度下减少能量的消耗,从而更好地保持体力和速度,在比赛后期也能有更好的表现。”
“以一场 100米短跑比赛为例,体重较轻的运动员可能在比赛中消耗的能量比体重较重的运动员少 5%- 10%,这在激烈的竞争中可能会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第四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减轻体重后,身体的能量利用效率也会有所提高。身体不需要花费过多的能量来移动较重的身体部分,而是可以将更多的能量集中用于推动身体向前和维持高速奔跑。这使得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能量储备,发挥出最佳水平。”
“第五从生物力学分析,转动惯量是描述物体绕轴转动惯性的物理量。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上半身的质量分布会影响整体的转动惯量。当运动员减轻上半身体重时,身体的转动惯量减小。根据转动惯量公式,其中表示转动惯量,表示质量,表示到转轴的距离,质量的减小会直接导致转动惯量降低,也就是说还能降低转动惯量。”
“例如我的上半身初始质量为,重心到身体纵轴的距离为,转动惯量为。通过减重,上半身质量减少了,此时新的转动惯量,明显小于。较小的转动惯量使得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更容易改变身体的姿态和方向,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从而有助于提高速度。”
继续阅读
“第六减少地面反作用力的负担,短跑过程中,运动员的脚与地面接触时会产生地面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个力的大小与运动员对地面的作用力相等。体重越大,地面反作用力就越大,这对运动员的肌肉、骨骼和关节带来更大的压力。”
“根据我们实验室相关研究表明,每增加 1公斤体重,地面反作用力大约会增加 10N左右。如果一名短跑运动员在比赛前成功减掉 5公斤上半身体重,那么在跑步过程中,每一步所承受的地面反作用力将减少约 50N。这不仅减轻了肌肉和关节的负担,降低了受伤风险,还能让运动员更轻松地加速和保持高速奔跑。”
“第七从能量代谢角度还能提高功率体重比,功率体重比是衡量运动员体能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单位体重所具有的功率输出。在短跑中,功率体重比越高,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输出的能量就越多,速度也就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