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的末端额外加力,使得蹬地力量更充分地传递到身体,推动身体向前。
这也是他上一世的一个技术特点。
现在也依然继承了。
梁佳宏位于第二道,他的起跑技术注重腿部力量的分步释放。双脚站位与山县亮太相似,但在预备时,他会轻微摆动身体,调整肌肉状态。
枪声一响。
起跑瞬间。
他先以前脚掌为轴,后脚内侧发力蹬地,将身体重心向前推送。
紧接着前脚再全力蹬地,形成二次发力。
不是多高明,可也比传统的跑法稳定。
加入了他自己的一些经验感觉。
不过他的硬实力摆在这里,想要在这一枪有所建树,怕是相当困难。
好在他心态不错,跑200米只是因为袁郭强给他点了一句,说100米的竞争太激烈,他想要拿到名额太难。
不如也想想200米的方面。
这样以后兴许能摸到一个200米的大赛名额。
他也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态。
才今年一开始,就更多选择200米试试看。
加特林在第三道出来。
他的双脚间距较宽,约为两倍肩宽,膝盖弯曲程度较大,接近 120度,这样的姿势能让他的大腿肌肉在起跑前处于高度拉伸状态。
相当的阿美丽卡。
双手撑地时,手臂伸直且略微外展,手掌压实起跑线。
枪一响起。
就利用腿部和臀部肌肉的协同收缩。
产生巨大的后蹬力。
就像一台强力发动机启动,推动身体瞬间油门一踩到底。
同时,加特林的摆臂幅度较大,从后往前划动时,能有效带动身体扭转,将更多的力量传递到启动的前进方向。
加特林在起跑时会收紧核心肌群,从腹部到腰部形成一个稳固的力量传输带,确保上下半身的力量传导不会出现损耗,让力量能够高效地作用于起跑加速。
这也是他的经典启动法。
这种方式使他在起跑的前几步能保持稳定且强劲的推进力。
让他的摆臂动作可以较为短促有力。
通过快速摆臂配合腿部动作,协调身体平衡并增加启动前进动力。
此外,加特林在起跑后前几步的步幅控制极为精准,他会根据自己的发力节奏,使每一步的步幅逐渐递增。
就像齿轮在精密地咬合运转。
以此实现速度的平稳提升。
技术方面,加特林还是做的不错,只是有一点很遗憾,可能他自己都没有分析过这个问题。
也有可能分析了却什么都分析不出来。
这其实苏神一下就能知道答案,这是因为——
加特林。
他自己就不太适合美式节奏分配的跑法,来跑200米。
是不是感觉很震惊?
这言论很夸张?
但再怎么夸张他也是事实。
加特林在这样的传统美式的分配跑法下,基本上是打不开20秒的。
可他训练的那些年,尤其是小时候打基础,青少年开始慢慢比赛的那些黄金成长期……
他所能接触的都是这个方面的200米跑法。
阿甘约翰逊,就是这方面的绝对真神。
别说普通运动员把他当为200米的偶像,就算是阿美丽卡科研人士在研究的时候,都会把约翰逊的这种跑法……
认为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跑法。
认为是阿美利卡人最合适的跑法。
在阿美莉卡田径的科学体系方面,领先全世界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