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9章 红色压制!不来点顶级高手,压不住场了(2 / 6)

不会了。

谢正业觉得这样跑起来……特别的爽。

虽然启动的时候需要身体的核心发力更强,身体的刚性更多,看起来这里的消耗比以往更大,但是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你计算自己的成绩——

有时候就是计算题。

这一些的损耗能不能换来更多的收益?

这就是田径运动员需要想的事情。

就像是前后程的优化。

为的是总成绩的提高。

如果你的前程某些地方变慢,却总成绩能提高,那就是好的优化。

谢正业这里也是。

这一些额外的启动损耗贴补到整个弯道启动加速里面,反而能起到积极效果。

能让他的弯道启动以及加速更加的流畅。

让他切入弯道,更加能够清晰的做好与弯道离心力的对抗。

这都是以前想做去怎么都不好做的事情。

即便是强行去做。

也会因为动作的质量不够,反倒是影响总成绩。

优化变成了劣化。

那也就失去了意义。

可……

谢正业还不是最快的那个。

因为前面的第五道。

站着的是苏神。

对比谢正业,苏神的曲臂起跑技术更为精妙。

只见他身体前倾约 50度,双脚站位紧凑,前脚小腿与地面近乎垂直,后脚膝盖内扣。

曲臂的同时,肩部下沉,背部肌肉紧绷,形成一个稳定的发力结构。

起跑瞬间,他的双脚爆发性蹬地。

力量沿着身体中轴线向上传递。

曲臂爆发后以极快的频率摆动,每一次摆动都精准地配合脚步节奏。

继续阅读

进入弯道后。

他利用身体向内倾斜产生的向心力,结合曲臂摆动对身体重心的微调,实现高速且流畅的弯道切入跑,最大程度地减少速度损失。

同时,你要是观察足够仔细,就可以发现——苏神在起跑时,头部的位置控制得非常精准。

眼睛平视前方下方约 30厘米处,这个角度能让他在保持身体前倾姿势的同时,更好地把握起跑方向,并且减少颈部肌肉的紧张感,使力量能够更集中地作用于身体的加速。

可能只是一个看起来无关经要的小细节。

甚至放在整体的成绩里面,这一个注意都不一定能够提高成绩多少。

但是。

还是那句话。

越到后面越是细节决定成败。

越是细节能够量变催生质变。

只要你的细节改善的越多,做的越正确。

自然收益就会显现。

苏神现在200米也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上,早就也打开了200米的20秒,所谓黄种人极限大关。

进入了20秒以内的成绩后。

技术和细节毫无疑问,需要更加的细腻。

不再是那么简单就能够提高的。

更多的注意也是应该的事情。

了解苏神的人知道就是这些小细节,他都能够尽量去完成和注意。

不管这一世还是上一世。

他都是堪称细节狂魔。

也正是因为这样。

他才能在当年不被所有人看好的情况下,一步一步,从市级走到省级,从省级走到国家级,从国家级击败,更被大众看好的张培猛。

最终第一个成了打开10秒大关的黄种人。

当年那么多的教练都公认,更看好张培猛,当然不是傻子,也不是大家的眼光集体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