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手道:“讷斋公,怎亲自过来?”
他时年五十五岁,比程元凤还小两岁。
“渎山公,你这是在……”
谢方叔道:“写辞呈。”
程元凤长叹一声,道:“何必如此?”
谢方叔摇了摇头,仿佛心力交瘁。
“淳祐六年,我上表请限民名田、抑豪强兼并之患,始得官家信赖,至今十载。淳祐十一年,官家授金印紫绶,官拜宰相,托付天下万机,至今五载……”
程元凤道:“是啊,渎山公不畏权贵豪强,直言切谏。‘国朝驻跸钱塘百二十余年,外之境土日荒,内之生齿日繁,权势之家日盛,兼并之习日滋,百姓日贫,经制日坏,上下煎迫,若有不可为之势!’字字恳切,言犹在耳。”
谢方叔道:“可又能如何?上表限田十载,拜相五载,然则豪强兼并之患,至今而极。限田之令,朝廷付之悠悠。既碌碌无为,我不如请辞,换能者居之。”
程元凤上前一步,目含诚挚,道:“不可如此,你难道要将国事付托于丁大全?”
“朝中还有讷斋公你……”
“你请辞了,他们还会放过我不成?”
谢方叔讶道:“他们也开始陷害你了?”
话到这里,两人终于真诚了许多,不再相互用敬称,坐近了些,压低声音长谈。
“宫门题字,果真不是你手下人擅自所为?”
谢方叔道:“‘阎马丁当,国势将亡’,看似在骂奸党,实则触怒官家至深,将我等架在火上烤,我若有这般糊涂脑袋,还戴乌纱帽做甚。”
程元凤道:“那便是奸党自己写的?‘国势将亡’四字直指官家,醉翁之意不在酒呐。”
“好一招飞冤驾害。”谢方叔长叹道:“昨日,官家召我进宫,谈及了当年吴潜之事……”
这事不用谢方叔说,程元凤自是知道。
淳祐十一年,谢方叔任左相、吴潜任右相,两人之间有些权责冲突、分朋植党,惹得官家大怒。兴昌元年正月,吴潜罢相。
之后,董槐任右相,此人刚直,弹劾丁大全,反遭其噬,被放逐出临安城,程元凤始任右相。
昨日官家召见谢方叔,意思也很明显了。
——你谢方叔先是与吴潜党争,朕信重你,连换了两任右相,但你没完没了是吧?又要和丁大全搞党争,在宫门上题字骂朕亡国之君?逼迫朕?
果不其然,接下来,谢方叔又道了一句。
“官家问我,欲为独相否。”
程元凤微微一凛,叹道:“言重了。”
谢方叔叹道:“阎妃、董宋臣等人日日向官家哭诉。我等外臣,有口也辩不清……”
程元凤沉吟道:“事已至此?题字之人找出来否?”
谢方叔道:“已命临安府严查,但全无头绪。”
“有宫门题字之本事,岂是好查的。”
“是啊。”
“不如……”
程元凤使了个眼色。
谢方叔摇了摇头,道:“不妥,若定案之后,再被翻了案……不妥。”
两位宰执又是一声长叹。
“原以为位登宰执可放开手脚振兴社稷,未想深陷朋党交争,不能自拔啊。”
“为之奈何?历任宰相谁非如此。”
“是啊。”谢方叔道:“先帝时,开禧三年,史弥远槌杀韩侂胄;嘉定四年,殿前司、步军司军官谋杀史弥远,未成;嘉定十四年,殿前司军官再次谋杀史弥远,又未成。
今上即位,史弥远、史嵩之叔侄相继专权,一场端平之败,局势更坏。淳祐四年,杜范终于拜相,驱逐史嵩之党羽,短短一年,史嵩之接连毒杀右相杜范、工部徐元杰、临安知府刘汉弼,骇人听闻!”
“慎言。”程元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