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罗根大叫了一声,正要冲过去,就看到其中一位老叟放下了茶杯,慢慢扭头看了他一样,老叟的整张脸是一片绿色的,没有嘴,只有一双眼睛血红欲滴。
徐罗根惨叫着转身跑了起来,他感觉整个山坳都在震动,他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看到那棵参天的古树主干上,一对血红的巨目,正在死死地盯着他!
他的惨叫声在山谷里传出去很远,很远。
凶兽:茶仙
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
武夷山的九曲溪,秀冠天下。大凡去武夷旅游的人,总是要坐一次竹筏漂流,这个项目属于你来武夷山必然要进行的规定动作,否则别人说起来肯定是,这个你都没有坐?你也算去过武夷山了?
这种必打卡和“来都来了”,成为华国旅游组合魔咒,无往而不利。
三月份对于很多游人来说,山里还是有些冷的,尤其是还要在溪水上坐一个小时的竹筏,穿着比较单薄的人,不禁都要想想办法,起码要多套几件衣服,或者在景区商店里临时买件什么。
所以等四位粗心大意的游客赶到溪边,就只剩下一个竹筏和一个艄公在了,竹筏静静停在溪边,一根长长的撑杆直直插入水中,也固定了竹筏不会顺水飘去。
这个艄公有些奇怪,并不是站在竹筏上揽客的样子,而是盘腿坐在溪边,一边望着对岸石壁上的摩崖石刻,一边用个小竹棍在石头上画着什么。他带着斗笠,从背后看不清楚什么,等转过侧面来,这几位游客发现这是老者,有些佝偻的背部,留着长长的山羊胡子。
老者好像是在照着石壁上的文字,在临摹描绘着。
这三女一男马上肃然起敬,什么叫文化名山,什么叫人文圣地,这就是明证!一个年迈的撑船老人,都还在学习古人的文化,实在是......不知道这筏子走一趟多少钱?
等几位女士以此为背景拍了照片以后,男游客忙着过来向老人问价。
艄公好像这时才发现了他们,迷惑地停下手中的竹棍,四下望了望,又看了看这几个人,才慢慢站起来——果然是个身材不高的小老头儿,再戴着斗笠,更加显得矮小了。
“你们也是要跟上前面的那些人吧?”老者的声音有些沙哑,这不奇怪,几十年在这里行船,据说艄公都会号子,估计嗓子也都喊哑了。
“是啊,我们是一个团的,一会儿还要玩别的项目呢。”
“哦,那就上去吧,到了地方,和他们一样的收钱,你们只有四个人,都不胖,不会乱收钱的。”
几位女士笑的花枝招展,自顾自踏着浅水上的石头跳上了竹筏,男士几乎都帮不上忙,也只好自己晃晃悠悠地上去了。
竹筏上都有专门的椅子,有些讲究的竹筏还有遮阳伞,不过现在没有什么太阳,水面上还隐隐有些早晨的薄雾,实在是竹筏漂流的最佳环境。
艄公看着几位客人都在竹筏上坐定,这才慢慢摘下斗笠——白色稀疏的头发,好像是在收拾一下自己的衣装,重新戴上斗笠,然后走到溪边一跃,上了竹筏。
几个人不由大声喝彩,名山出异人啊!看不出来,这位老艄公竟然如此行动敏捷,他落在竹筏上竟然一丝震动都没有!
几位女士开始还在忙着拍周围的景色,如今都举着手机开始拍老头儿了。
艄公拔起长竿,默默点开竹筏,撑入了九曲溪中,顺水行去。
在他们走后,刚才老艄公用竹棍写写画画的那块石头,无声裂成了几截。
几位女士在竹筏上东拍西看,慢慢也就有些腻了,这老艄公只是默默撑船,却不说什么也不介绍景点,让几个人有些不爽,不过,他又能介绍什么呢?这位一看就是个不大会说话的老实人,估计也讲不出个花花来。
“嗨,老,老人家,能不能给我们唱个船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