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重点班了。这里面都是他觉得有前途的娃娃。
“方正明,你爹同意嘞没有啊。要是你爹不同意,我再去找他。”
方正明是班里面最小的一个,今年才十岁,但是却是杜景素最看好的一个。无奈家中在昌平县以包子铺为生,生意好的不得了。
按照方正明他娘的说法,上蒙学做什么?方家哪里有出状元的命。白白浪费几年光阴,要不是县里面强制,否则他们家的包子铺税就加倍的话,方正明早就回去端包子了。
“我娘不行,我一回家就要干活。我爹好说歹说,娘才同意。”
“那就行,也不过就是这个把月的功夫,你熬一熬也就撑过去了。”
“先生,我能不能考得上?我再也不想闻猪油馅的味道了。你不知道,每天晚上蒸包子准备的发面都在我们的炕头,我就连睡觉的地方都快没有了。”
“记着,以后这话可不敢说。再怎么着也是你娘用一个个包子将你拉扯大的,要是没了包子,你还能上蒙学?一定要记着包子的好,也要记着你娘的好。”
“那你把剩下的人都召集过来。我们来看看算数这些新的题目。”
“先生,先生,我看我家隔壁的那个小子现在都是背诵时文和诗歌。怎么咱们就关注算数呢。”
杜景素笑了,他觉得自己这一次一定能在整个昌平县甚至北直隶拔个头筹的原因就在于此。
“你也会,我也会,这东西能比出来高下么?”
“来,你们看这是先生根据教材自己编的题目。张三从京城骑马往洛阳而去,李四坐马车从洛阳进京,骑马一天跑三百里,坐车一天两百里,两人相遇后,张三继续前行…………”
“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考这道题目。”
“我把这一类的题目都算在了路程题目之内。按照徐光启大人编制的初级算数上,我们一定要清楚的是速度和距离的关系…………”
教室中声音传到了外面,也传到了站在窗户边上的王承恩和孔尚乾的耳朵里面。
别人能惯着孔尚乾,王承恩倒是不会惯着他。自己的主子既然说这几天时间让他在昌平、北直隶的蒙学走一遍。王承恩领命之后,直接就到了四海食肆,找到了早饭还没有吃完就已经喝的烂醉的孔尚乾。
不由分说,叫来四海的伙计,将孔尚乾拖到了屋子中间的石板地上,一桶清水直接就泼在了孔尚乾和他侄子孔德义的头上。
“你谁啊!”孔尚乾刚开始还有暴躁,抹了一把脸,冲着四海的伙计叫道。
一身御赐蟒服的王承恩这才走到了孔尚乾的面前。
“咱家王承恩。”
孔尚乾当然知道王承恩是谁,惊的一身大汗的他酒也醒了不少,赶紧从地上爬了起来。
“咱家在陛下面前当差,这一次是皇帝陛下有旨意给你。”
听到这里,孔尚乾不敢怠慢,忙对着自己的侄子孔德义说道:
“请伙计帮忙准备香桉,我要接旨。”孔德义哼哼唧唧的,脑袋应该是还不清楚。
王承恩笑了笑,也不为难他。
“不是圣旨,只是陛下的口谕,你跪着听也就是了。”
听完了让自己巡游北直隶蒙学,七天后面见陛下的圣谕,孔尚乾更是有点疑惑了。作为孔家关注官学,倒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可是把自己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千里迢迢的召进京来,就为了这个?
他心中有无数的疑惑,也有那么一丝丝的期望,更多的是对于未知的恐惧。
“多谢公公。”
按照规矩,他一掏袖子,本来准备给王承恩一点谢礼的,没想到自己的袖子中居然是空空如也。
王承恩倒也是看出来他的窘境,倒也不以为意。反而是对已经赶过来的掌柜的说道:
“陛下说了,孔先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