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狭路相逢(5 / 6)

紧要关头越不能乱。因为一乱,就有可能功亏一篑。

很快,众将全都被召集起来,商议军情。

“陛下,依末将之见,我军深入漠北,早已是人疲马乏,此时宜原地扎营休整,至少休息一日后,再与马哈里决一死战。”

“陛下,末将以为不可。我军既然探查到了马哈里所在的位置,马哈里自然也可以反过来定位我军。北蛮骑兵人均三四匹马,若是此时他们决心远遁漠北,继续逃亡,那恐怕一日之后,我们就再也追不上了。

“而此时我军已经深入腹地,后勤难以为继,若是此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这次北伐恐怕只能落个无功而返的下场。”

“万万不可急躁冒进!此时若是贸然追上,冲入北蛮伏击圈,十万大军恐怕要顷刻葬送!塞外作战,当慎之又慎!”

“战机稍纵即逝,岂可犹豫不决?”

“那俘虏口中的,未必就是真消息,兵不厌诈,不可不防。”

听着众将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赵海平也不由得眉头紧皱,难以下定决心。

听起来,每个人的说法都很有道理。

北蛮骑兵人均有三四匹马,如果真的下定决心继续往北跑,那盛军不可能再继续追下去,这次劳民伤财的远征,也只能是无功而返。

若是以后再想出征,还能不能有这样的机会,就不好说了。

等十几年后,盛太祖驾崩,整整一代百战老兵也全都死去,盛军还能不能有这样的机会,恐怕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战机稍纵即逝,所以要抓住战机,直接冲上去跟北蛮决战?

那……这不就是岐国公的剧本吗?

当时,岐国公就是听信了俘虏之言,轻兵冒进,完全忘记了盛太祖叮嘱他的事情,结果中了北蛮的埋伏。

难不成……同样的错误,赵海平自己御驾亲征也要再犯一遍?

听起来,是有点蛋疼。

如果真的是跟岐国公一样的剧本输了,那赵海平羞愤之下,真的可能会找块豆腐把自己撞死。

最终,赵海平还是看向另外的三名玩家。

“你们觉得……该怎么办?”

他简单分析了一下当前的战场局势,也瞬间讲了一下岐国公的前车之鉴。

霍云英眉头紧皱:“嗯……从战术上来说,似乎是一个无解之局。

“两种选择都是一种豪赌。

“安营扎寨、整军休息,是赌对方不会跑;继续追击,是赌盛军在中伏的情况下,仍能打赢这一仗。

“总之,两种选择,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而不论是哪一种失败,对于大盛朝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

“我只是个义军,这种题目对我来说,有点超纲了。”

赵海平又看向陆恒。

陆恒一摊手:“看我干嘛,我是乞丐……”

最终,赵海平还是只能看向楚歌。

楚歌沉吟片刻,最终说道:“我认为,这个问题关键不在于‘我要怎么做’,而在于……‘我是谁’。”

赵海平一愣:“我是谁?”

楚歌点了点头:“对,你是谁,或者说,我们是谁。

“我们不是玩家,我们是盛太祖。”

赵海平显然还是有些不懂,他迟疑了一下说道:“是,我知道,我很想是盛太祖,可我终究不是盛太祖啊。”

楚歌笑了笑:“好吧,那我再换另外一种说法。

“想一想盛太祖会怎么做。

“你看看陆恒,想想幼年时做放牛娃、做乞丐的盛太祖,想想此时的盛太祖,会不会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愿不愿意因为一念之差将这支北蛮的精锐放回漠北,愿不愿意在未来,让大盛朝的普通人再受战乱之苦。

“你看看霍云英,想想做义军时的盛太祖,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