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在意,管够!”
……
当晚,文君实的府邸中。
几名旧党的重臣齐聚一堂。
而他们的话题,显然只有一个。
就是今日的朝堂突逢巨变,从皇帝到王文川,到御史中丞,再到工部,再到其他的新党官员,竟然全都一副“不装了”的表情,把桌子给掀了。
这让他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但迷茫之后,就要思考对策。
这些旧党的重臣中,有不少都是当朝元老,位高权重、势力庞大,又怎么可能如此轻而易举地放弃。
“文谏议,依你之见,王文川到底是何时布的局?”一名旧党官员,仍旧不解。
文君实微微摇头:“我也不知。”
其他官员不由得纷纷叹息,这种从皇帝到新党就像是被集体夺舍一般的情况,任他们在朝廷中经历过再多的风风雨雨,遇到了只能扼腕叹息,束手无策。
只是文君实的下一句话,却让这些旧党官员眼前一亮,重新燃起希望。
“我虽然对官家与王相的变化原因一无所知,却知道此事该如何解决。”
众官员不由得眼前一亮:“如何?请文谏议明示!”
文君实肃然道:“等!”
众人不解:“等?等到何时?”
文君实脸上露出一个自信的微笑:“新法,实乃祸国殃民之法。官家不过是一时被蒙蔽,久而久之,官家必然意识到新法的流弊。
“新法之弊,不仅在于王文川的与民争利,更在于违背了‘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原则。
“官家与士大夫共天下,非与百姓共天下,归根结底,务在用人推行尔。
“新法即便一时间能聚敛民财,可天下之财有定数,不过是损民以肥公,岂可久乎?
“一旦天下有变,流民四起,我等的机会,自然也就到了。”
众官员不由得纷纷恍然。
在后世,很多人都知道文君实说过“与士大夫共天下,非与百姓共天下”这句话,但他们却不知道后面还有一句:务在人推行尔。
翻译过来就是说,皇帝要跟士大夫共天下,为什么?因为皇帝的每一个政策,实际上都是需要士大夫去为他推行的。
如果所有的士大夫都不去推行,那皇帝的政令,岂不是一纸空文?
到时候,皇帝与百姓之间的联系,也就彻底断了。
一个不受百姓与士大夫支持的皇帝,还算是皇帝吗?
从这一点上来说,文君实的看法倒是也有一定的道理。在当时的朝堂环境之下,皇帝确实没能力绕开这些官僚、士大夫去统治国家。
毕竟不是每个每个皇帝,都有盛太祖那般堪称劳模一样的精力和从基层到顶层都完全了解的执政经验,更没有他敢于杀尽百官的气魄。
文君实的办法,跟历史上是完全一样的。
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拖!
此时王文川受到皇帝的赏识,新法推行已成定局,旧党就算想反对,也很难有什么效果。
既然如此,就该以退为进。
在文君实看来,王文川的新法注定失败,因为“务在人推行”,也就是说,底下的官员不可能去好好地为他推行新法,所以不管规划得再怎么好,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在这一点上,文君实看得很清楚。所以他对于齐朝三冗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什么都不要做,因为做什么都是做不成的,大家就一起开摆,就好了。
既然王文川的新法注定失败,那只要他们这些旧党耐心等待,等新法引得天下大乱、民怨四起的时候再回来,将一切“拨乱反正”,也就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众官员纷纷点头:“还是文谏议老谋深算!那我等便好好看看,王文川到底要如何用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