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忽悠,各个都开始讲述着那盛世,非常的关心庙堂之政。
这让浮丘伯的治理变得更加困难了,浮丘伯治理太学的手段也算不上高明,只是凭借着自己的威望来行事,当太学生们变得有些盲目,并且有了国相撑腰之后,浮丘伯想压住他们也有些不容易。
好在,浮丘伯跟荀子一样,都是支持弟子们自己选择自己道路的,还是比较宽容的,哪怕太学生们聚集起来,联名上书要求太学请农家大家入驻太学,浮丘伯也没有制止。
张苍的行为大概也是刺激到了浮丘伯,这位本分的学者,也开始尝试着去理解如今的局势,做出改变,他甚至还申请奉常,开办了太学的第一封邸报,允许太学生们自由的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如今的太学,有学子四千余人,这些都是来自各地的最优秀的年轻人,是大汉的储备官吏,其中也不知藏着多少个未来的三公和九卿。
而各学派的大家,几乎都在太学任教,每次举行辩论,围观的士子数量能达到一千余众。
"浮丘公啊…您来的正好,帮我看看这个…"
刘长即刻将书交给了浮丘伯。
浮丘伯认真的看了许久,“陛下,这典故...”
“不合适对吧”浮丘伯点了点头。
"您也知道,朕诸事繁忙,很多东西都不能自己去做,这本书,朕完成了大概,然后令太子帮着我编写典故,谁知道啊,他就弄出了这么些典故,编排圣贤,令人不齿!这竖子,也就这么点本事了,故而,朕就想让您来帮着修改一些…这本书除却典故,其他地方您觉得如何呢”
”臣不懂尚方之学,不过陛下总结的这些,不只是能运用在尚方,运用在治学治国,都是可以的,陛下大才!!”
"这典故,臣来想办法,定然不会让陛下失望。"“好,好,既然您出面了,那朕也就不必担心了!”
刘长很是开心将这些东西交给了浮丘伯来操办,作为荀子的弟子,在编造典故这方面,浮丘伯也是有着一定功底的,在他的润色之下,刘长笔下那个"混蛋"墨子,逐渐变成了人,不再动手殴打弟子,内容也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例如鲁班变成了公尚过,结合了一下他出使越国的事情,直接将墨子从不懂变通的老顽固变成了磨砺弟子的贤师形象。
虽然儒家跟其他学派都不对付,可儒家唯一的好处是不到这个等级就不会直接辱骂这些学派的领袖,孟子敢骂墨子,可其他儒生就不会做这么无礼的事情了,哪怕不认可他的学说,还是怀着一份敬重的,这就是儒家的礼。
在整个过程之中,刘长就坐在一边,看着浮丘伯进行润色。随着纸张的推广,大汉的书法也愈发的精彩,出现了诸多流派,也出现了不少以书法而闻名的大家,其中,刘长的书法也是让群臣们惊叹的。
陛下这书法,龙飞凤舞,运转龙蛇,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别有一番韵味。
简单来说,就是跳出字体本身,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在刘长的带动之下,大汉出现了一个新的书法流派,时人称为藁书。
浮丘伯的润色,不只是帮着修改典故,连着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都进行了一定的润色,不然,就陛下写出来的这个东西,要推广还是有些难度的,这东西不能太高雅,要俗气一些,可不能俗到别人读不懂了,那反而就变得最高雅,俗出境界来了。
回到太学的时候,浮丘伯笑着对左右说道“太子文有成,典有不足。”“什么”"老匹夫安敢欺吾徒!!"
无意中从友人这里听到这评价的司马季主愤怒的抬起了头。ps下注了,下注了,两大辩手谁胜谁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