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对朱以海来说,他已经不需要用太监来平衡文官了,因为他自己既有决策能力,更还有个新兴的武人集团。
他们就能非常好的平衡了,哪还用的着太监呢。
太监虽然忠心,但毕竟有许多天然缺陷,明朝太监制度下产出的种种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既然这路不对,肯定就得改,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
“皇爷圣明,高瞻远瞩,奴婢坚决拥护!”
司礼监掌印太监刘朝跪下高声拥护,这件事情朱以海之前已经跟他沟通过了,他是个忠心的奴婢,没有什么权力的野心,是完全支持的。
庞天寿、李国辅等大太监倒是不太舍得放权,可太监就是依附于皇权的,哪怕如刘瑾、魏忠贤这等九千岁,皇帝说除也是能够立马除掉的。
这是他们天然短板弱势之处,没有半点能跟皇帝抗衡的资本,也是明朝太监虽然名头挺响,但实际上远不如汉朝、唐朝太监的原因。
汉唐的太监,那可是真正能够行废立之事的,汉唐太监最大的资本,就是掌握的禁军多,尤其是唐朝太监,在晚唐时,朝廷真正能打的禁军,都在太监们手里。
别说废立,甚至杀皇帝,都是一念之间的事。
宋之普是首辅,也是总理大臣。
既有票拟之权,也参预军国重务,他更是皇帝的绝对心腹。
内阁其实也早就有所改变了,内阁其实现在只管着一般的朝廷政务,重大军国重务,一般都是在总理处会议上由皇帝说了算的,总理大臣却也并不是取代内阁,他们只是临时兼职,相当于皇帝参谋。
内阁被削权,体现在好几个方面。
比如皇帝规定,谏院、都察院的弹劾奏章是不用经过内阁,就可以直接呈递宫门的。后来又加了一条,紧急军国大事,也无需按程序经通政司、内阁,而是直递宫门。
再后来,皇帝又废除了官员们上奏私事的奏本,只保留官员奏公事的题本。但是,却又授予了不少官员们上密折之权,这些官员的密折也都是直接封呈皇帝面前亲览,任何人都看不到。
甚至只允许密折之人自己写,不许找师爷代笔,更不许跟其它官员们商议。
从公事到私事,随便说。
以前不论公私事情,京官也好地方官好罢,甚至科道言官的题本、奏本,那都要经过内阁的。
可现在许多都绕过内阁,而朝廷权力重要体现,其实就是通过这些公文报告来发挥的。
再加上皇帝现在亲政决策,在总理处会议上,经常都是直接让总理处的大学士们御前拟票,都是奉旨拟票,自然失去了很大的自主性和决策权。
当然,皇帝也没废除内阁的意思,但权力确实下降了,他们现在主要就是负责日常政务,重大决策已经都在总理处,都在皇帝一人之手了。
不过宋之普这首辅,却对此并不反对,甚至一直都很拥护赞成皇帝,之前内阁里想搞事情的方逢年、陈盟等,就被朱以海给收拾了。
所以后来也没有人再有这种胆子和念头。
现在皇帝再正式把司礼监等废除,收回批红之权,他觉得没问题。
也是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
“那就请首辅票拟吧!”
直接就让宋之普开始把这事票拟,然后廷寄公布推行。
原本还炽手可热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甚至还提督东厂,如今却一下子降成了正四品的殿中监太监,只能穿绯袍,但刘朝却丝毫不在意。
他一个没卵子的,穿什么颜色的官袍,当几品官,也还是皇帝的奴才,所以在乎那些身外之事做什么呢?
“刘朝,你兼任内奏事处太监,庞天寿和李国辅为殿中监少监,李国辅兼提督东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