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人家一说格尔尼卡是啥,他都一脑门子问号。
但勤能补拙,笨鸟也能飞。
他或许在其他方面的知识依旧很弱,但从电影专业方面,他的储备知识,已经可以说是佼佼者行列了。
再加上这么多年接触的各行各业的事情。
谁要是现在还继续觉得他是“土豪”,那就真的有些刻板了。
人设归人设,谁也不能阻拦别人进步嘛。
很快,一轮答辩完。
说完结束语后,这些老师也都很满意。
许鑫的成绩在这摆着,论文虽然在于珍那被评价为“观点有些片面”,但评价归评价,润色还是得帮忙的。
这篇论文属于很标准,甚至可以说是范例范围内的水准。
许鑫做的滴水不漏。
而接下来的老师提问环节,他的回答也同样如此。
从数据出处,到在好莱坞的切身经历,再到这篇论文与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在导演论坛上的论据相呼应。
他论文里的《可能性》,已经得到了证实。
同时拜托乔迪那边拿的特效公司的一些数据,以及一些在美国那边的电影工会里拿到今年从开年到如今过亿美元的投资减少的资料,做成的统计图等等。
这些事实摆在面前,证明了他的这篇论文是具备前瞻性的。
依据也非常扎实。
而回答完了老师们的问题,他就在答辩委员会的主持人的示意下暂时离场。
大概过了五分钟左右,被重新招了回来。
侯克眀手里拿着一份《决议书》,亲自宣读了他的论文答辩通过的消息。
而投票表决方面,7位老师,一致决定通过。
毫无争议与疑问。
许鑫正式在《决议书》的结尾,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而当签名完毕那一刹那。
许鑫接近三年的研究生生涯,正式结束了。
“谢谢各位老师。”
伴随着他的鞠躬,侯克眀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12月份见。”
12月份,是博士招生的考核期。
不过这次准备的东西不用很复杂,于珍会帮他整理完成,到时候直接报考就可以了。无非就是在研究生期间取得的成果。诸如电影、学术论文、以及博士研究计划等等。
不需要牵扯他很多精力。
唯一比较可惜的是,他应该赶不上14号学校举行的研究生毕业典礼了。
可不管怎么说……
在学业生涯上,走出答辩现场的许鑫百尺竿头,更进了一步。
而出来之后,他礼貌的和其他一些研究生点头致意,接着和苏萌一起走出了研院,来到了于老师的车位上,坐上了自己那辆沃尔沃。
上车后,苏萌才试探性的问道:
“许哥……通过了吗?”
“嗯。”
许鑫应了一声。
随后不自觉的露出了笑容来:
“通过了!”
“好耶!!!”
看着一脸ヾ(°°)模样的小助理,他笑着拿出了手机,给杨蜜发了条消息:
“通过了。”
杨蜜没直接回答,只是发了一张照片。
照片拍摄地是家里的厨房。
厨房里已经摆满了一桌子等待烹调的菜肴。
一切尽在不言中。
……
“回来啦!!”
许鑫这次回家,受到了超规格待遇。
在停车的节骨眼,他就瞧见了妻子带着俩娃,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个……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