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见过的。”
李纨笑了笑说道:“也不知当时那场仗怎么打的?”
曹氏轻声说道:“那时候金陵局势挺紧急的,城里人心惶惶,一片兵荒马乱的样子,珩哥儿他离了金陵城去打仗,府上也没少担心。”
“我看邸报上说……嗯,是不大容易。”李纨柔声说道。
呀,差点儿说漏嘴了,她平常时候翻邸报做什么?
不,她也是一时好奇,这就和当初珩兄弟从兰哥儿手里借着国朝史书研读是一个道理。
少妇心头生出此念,压下心湖深处的一丝绮念。
曹氏也是心思敏锐的,捕捉到李纨神色间的一抹异样,目光闪了闪,没有细究,
李纹轻声道:“大姐,珩大哥还去府上拜访了大伯好几次。”
李纨闻言,心头微动,秀雅玉容凝滞了下,目中见着疑惑。
珩兄弟去拜见父亲做什么?
李绮娇俏如牵牛花瓣的脸蛋儿上现出回忆之色,说道:“珩大哥中间去了好几次。”
李纨低声说道:“那可能是亲戚走动,原也是平常中事。”
曹氏看向李纨,说道:“纨丫头,你父亲给你了一封信。”
说着,起得身来,从身后的书案一摞书籍里取出一封书信,给李纨递将过去。
“那我回去看看。”李纨玉容微顿,接过书信,然后离了曹氏的房间,前去拆信去了。
李纨回返至厢房,阅罢信笺,抬头看向梳妆台上的一面铜镜,看向那镜中的容颜,幽幽叹了一口气。
李守中的信自然是让李纨在荣国府中安心侍奉公婆,好好教育贾兰,别的再也没有说着。
其实,李纨也不知道期待着什么,宛如一团死水的生活总希望着一颗巨石落进去。
“奶奶,喝茶,该歇了。”丫鬟素云端过一杯茶,递将过去,轻声道。
李纨接过茶盅,轻轻抿了一口,目光微微失神。
那封侯的风光众人欢庆的模样,似挥之不去一般,在心头萦绕来回。
李纨洗罢脚,上得床榻,盖着被子,想了想,终究没有自我奖励,而是沉沉睡去。
夜色如水流淌,雾气在窗外渐渐浓郁而起,冬日的凉寒之气充斥着天地。
随着时间过去,丽人意识模糊、昏昏沉沉之间,忽而眼前场景变幻,天色灰蒙蒙,似乎还有些冷。
从高空鸟瞰而去,宛如棋盘纵横的大汉神京,一滴黄豆大小的秋雨倏而落下,穿过缭绕的云雾,落在宁荣街柳条胡同前的青石板路上。
一条绵长、笔直的巷子尽头,隐约有马车辚辚之声响起,几个正在巷口的小孩子拍着手嬉笑,听到马车动静连忙散开,好奇地打量着在胡同内停下的马车。
“奶奶,珩大爷就在这儿了。”丫鬟素云挑帘蓝色棉布帘子,轻声道。
说话之间,从马车上下来一个头上簪着珠钗首饰,身穿兰色碎花素雅衣裙的妇人,她的身形丰腴娉婷,白腻秀颈之下的身前鼓鼓囊囊,而脸上五官就看不大清。
随着时间过去,那少妇的丫鬟扣动门环,“吱呀”一声,紧掩的门扉打开。
不大一会儿,一个穿着布衣蓝衫,脚下穿着布鞋的少年,身形昂藏,脸上见着腼腆、恭谨之色。
“原来是珠大嫂。”少年拱手说道。
而后就是一段对话,光影变换之间,妇人自觉随着少年进了屋中,四下打量着,见着其上的对联,有些看不大清,但李纨却偏偏清晰地知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珩兄弟,你也不该给兰哥儿吃那么多甜的,酸的才是。”李纨声音轻轻柔柔地说道。
只见那少年拱手作揖,说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