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之后,屋里笑声也没了。”贾母叹了一口气。
说实话,有些后悔。
自从一众金钗南下之后,尤其是凤姐南下之后,荣庆堂一下子冷清许多,虽有薛姨妈、王夫人陪着贾母解闷儿,但因为王夫人平常是不苟言笑的,而薛姨妈一个人捧哏,没有逗哏,对口相声也唱不起来。
薛姨妈笑了笑,说道:“老太太,凤丫头好多年也没回金陵归宁了,这次回去之后,就能回来了。”
王夫人白净面皮上,也陪着笑说道。
贾母道:“等会儿,咱们去东府瞧瞧珩哥儿媳妇儿去,她怀着孩子也有几个月了。”
就在这时,外间的一个嬷嬷,进来禀告说道:“老太太,南安太妃与理国公柳家的孙老太夫人带着儿媳妇,缮国公石家的郭太夫人携着儿媳妇儿,过来拜访老太太呢。”
贾母闻言,苍老面容上现出疑惑之色,诧异问道:“这个时候,她们过来做什么。”
这几天,贾母倒没有怎么关注着京城的消息,后宅之中原就消息闭塞一些。
“宝玉她娘,你代我去迎迎。”贾母道。
因为贾珩没有领兵去往北疆,贾母也就不用担心南安太妃等人过来说着吓唬人的不吉之言,再加上贾母确实有些无聊。
王夫人应了一声,然后在玉钏、彩霞等丫鬟的陪同下,出得厅堂,去迎着南安太妃等人。
不大一会儿,南安太妃以及柳芳之母孙氏,石光珠的母亲郭老太夫人,进入荣庆堂中,面上见着笑意。
“老姐姐,许久不见了,身子骨儿好些了没有。”南安太妃笑着看向贾母,招呼道。
贾母笑了笑道:“这段时间好多了。”
说着,伸手招呼林之孝家的,准备了绣墩让一众老太太落座,丫鬟准备茶点。
南安太妃笑道:“就是过来看看你,上次不是说,为着战事忧心,这不是我这几天也是吃睡不香的。”
柳芳之母孙氏道:“是啊,这事儿我也茶饭不思的。”
贾母问道:“南安贤侄不是去了西北打仗,现在怎么样了?”
南安太妃就等着贾母的这句话,笑了笑道:“也是烨儿争气,他领着几万兵马前去征讨青海,这不连打了两场胜仗,我这心也就放回肚子里喽。”
贾母:“……”
明白了,这次不是过来吓唬她的,而是过来炫耀来了。
贾母也不好不应,笑了笑道:“那可真是好事儿了,这可是一场大胜。”
柳芳之母孙氏道:“我们家芳儿这次还是先锋,听说斩了三百蒙古鞑子,身先士卒,唉,让我担心的不行。”
石光珠之母郭氏道:“他和光珠这次都是先锋,也能互相有个照应。”
贾母笑着几人叙说,目光闪了闪,心底多少有些古怪。
“你不知道,当初珩哥儿还想请缨去西北呢。”南安太妃笑了笑,说道:“珩哥儿原也是一番好意,毕竟烨儿也上了上纪,担心出了差池,但烨儿也是打惯了仗的,去了西北没有多久就打了几场胜仗。”
薛姨妈听着几人叙着,白净面皮跳了跳,目中见着一丝古怪。
暗道,这是过来炫耀的?
好吧,这几家以往可没少上门丢人现眼,这次算是扬眉吐气了?
贾母面带微笑听着,心头却有些苦涩,岔开话题说道:“珩哥儿他在南方不是也办着宫里的差事?”
一说贾珩,南安太妃好像接住了话头儿一般,叙说道:“我听说,珩哥儿现在在南方弄得这个新政,要先从金陵的贾家和史家查呢,说要将田亩清丈清丈,按着田亩给官府交钱,老身不是说珩哥儿,这也不能为了国事六亲不认啊。”
贾母道:“食君之禄,自是要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