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贾珩:女真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求月票!)(4 / 5)

铳同样担心女真骑军从盛京城中捣毁破坏。

伴随着炮铳之声此起彼伏的响起,大批身穿红色鸳鸯战袄的汉军如潮水一样,向着城墙涌去,伴随着喊杀声此起彼伏。

大批汉军扛着一架架木质云梯,手中握持着一把把明晃晃的雁翎刀,向着城墙攀爬不停。

在这一刻,女真兵丁同样从城头上向下扔着滚木礌石,砸着云梯上不停攀爬的汉军。

而一座衙堂当中,一众雪白色泡钉铜甲的两白旗旗丁,按刀而立,神情警惕。

多尔衮头戴玉冠,一袭亲王紫玉绸带的蟒袍,落座在厅堂当中的一张梨花木椅子上,相比前几天的人心惶惶,此刻的盛京城,似乎习惯了这每天的炮声隆隆。

反正汉军暂时攻不进城内。

多尔衮在一旁的漆木小几上放下茶盅,平复着心头的思绪,转眸看向一旁的幕僚苏弘祖,道:“城中的各家的家丁,是否已经登上城头,协助守城?”

苏弘祖道:“王爷,城中的士绅大族都通晓大义,都愿意发动家丁僮仆至城上协守。”

多尔衮点了点头,问道:“如今城中兵丁众多,战事惨烈,本王意在重金抚恤伤亡将校,户部方面还有多少银子?”

提及国帑储备,苏弘祖面色微顿,低声说道:“近二年来,我大清在倭国、朝鲜多次用兵,国帑耗费庞巨,入不敷出。”

有些事情同样是相对的,汉军大举兴兵,消耗了不知多少国帑饷银,女真也好不到哪里去。

相比大汉还有诸省赋税以及新政施行后的税赋血包补充,大清就严重供给不足。

多尔衮默然片刻,说道:“再坚持一段时间,等到了冬月,就可见转机。”

苏弘祖道:“撑到年底,倒也问题不大,只是王爷还当多做准备才是。”

多尔衮道:“让城中再多筹措一些粮秣。”

苏弘祖应了一声,只是心头阴霾却越发浓厚。

大清这艘船要沉了,最为尴尬的就是这些曾经的汉臣,心头无不担忧汉廷会兴师问罪。

这段时间,盛京城中诸般流言兴起,一些汉臣人心思动。

而贾珩在锦州城对待汉臣的做法,也在潜藏在盛京城中密谍的四处散播下,动摇着汉臣的人心。

待苏弘祖离去,多尔衮面色肃然,长长叹了一口气。

……

……

距离睿亲王府三里外的一座民宅,门楣上悬挂着一张油漆桐木的匾额,其上书写着“孙府”。

这就是孙绍祖在盛京城的居所。

孙绍祖从外间进来,那长满络腮胡子的雄阔面容上,见着一抹疲惫之态,坐在梨花木椅子上,“啪嗒”一声,端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

这几天,孙绍祖作为汉将,也被多尔衮派往城池之上协守城防。

这会儿,可见垂挂的珠帘“哗啦啦”响动,不大一会儿,如兰如麝的香风轻轻浮动,就见一个衣衫华美,端庄明丽的丽人,快步进入厅堂。

其人正是乔家的大小姐——乔蝶。

“老爷。”那丽人轻轻唤了一声,说话之间,快步来到近前,说道:“这几天,都说盛京城要破了。”

孙绍祖点了点头,道:“盛京城固若金汤,不用理会。”

说着,拍了拍自家的一侧肩头,说道:“老爷胳膊这会儿酸痛的厉害,你帮我捏捏肩头。”

说话之间,来到孙绍祖身后,伸出小手轻轻给孙绍祖按着肩头,说道:“老爷,马总兵的夫人说这城要破了,我们这些降将的家眷,是不是要……被朝廷问罪?”

所谓,汉将在盛京城中的圈子,也有夫人之间互相走动。

孙绍祖道:“锦州那边儿不是说,赦免了不少汉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