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武器(1 / 2)

可朱慈烺毅然决然,还是想孤身前往剑门关,进行劝降。他要给李定国带去一个态度,大明王庭是诚心招降与你们。

坦白,这是个极其冒险的行动。十二团营虽然是进攻并不怎么顺利,可是张献忠这边也好不到那里去。若不是仗着四川天险,他们根本就挡不住朱慈烺的进攻。

若是明军采取拖延战术,对张献忠是极其不利的。毕竟,张献忠只仅占四川之地。此地的土司们,很多并不服从张献忠的统辖。

于是,杀戮成了张献忠让这些当地土司们臣服的办法。你们敢不服从,那就杀到你们臣服为止。

满清修的史书中,张献忠屠川。也有史学家认为,是满清杀光了川人,嫁祸于张献忠。

至于真实情况如何不得而知,张献忠采取暴力手段,征服此地的土著却是真的。

这些当地的土司们只是惧与张献忠的淫威而已,并非是真心归顺。若是官兵打过来,他们很大概率会倒戈相向。

是以,当张献忠得知朱慈烺的大军兵进四川的时候,其实是忧心忡忡的。他怕自己落得和李自成一样的下场,这个太子实在太厉害了。

崇祯一朝并不缺名将,白了。这些名将也都能有扭转乾坤的能力,可是实在架不住这个腐烂的朝廷,还有在背后捅刀子的文臣们。

许多名将的战死,并非是出自于自己战术的失误。反而,更多的是被这个腐烂的朝廷拖了后腿。

就拿辽东的松锦战役来,洪承畴的战术并没有错。而且洪承畴用兵谨慎,他知道不宜仓促出兵。否则,会引来大祸。

可崇祯不这么想,不止是崇祯皇帝,朝中的臣子们也觉得,国库已经没有能力支撑辽东将士耗下去了。于是,崇祯皇帝拼命催促洪承畴出战。结果可想而知,整个关宁锦防线全线崩溃。辽东的洪承畴祖大寿等人,纷纷降清。

最后,大明的防线只剩下吴三桂镇守的山海关。

朱慈烺不一样,他是太子。朱慈烺不敢自己有多能打,也不敢自己多么的指挥有方。可是手下猛将也不少,军师幕僚也是一抓一大把。

网罗人才,为己所用。这是朱慈烺最引以为傲的事,只有这些济世之才为己所用,大明才有希望。

张献忠很害怕,他从没有把官府放在眼里过。即便是自己面临山穷水尽的时候,他也知道这个腐败的朝廷撑不了多久了。可自从出现了朱慈烺,这个大明皇太子之后,一切似乎都变了样。

威猛如李自成,都被朱慈烺打败了。李自成本人,更是战死在了落枣谷。要知道鼎盛时期的李自成,麾下可是雄兵百万啊。

就连张献忠,对此也是自愧不如。那时候的李自成势力远大于自己,本来张献忠也觊觎湖广之地。可是李自成抢先一步占据了湖广,张献忠无奈,只好退居四川,并没有敢染指湖广一步。

就是因为李自成的势力强大,张献忠自认不是其对手。即便是李自成的势力如此强大,竟然在短时间内被朱慈烺的十二团营给打败。据,十二团营出兵伊始的时候,仅有十万人。

这就很可怕了,张献忠自认现在更不是朱慈烺的对手。他萌生了怯意,意图想归降。

当然,张献忠并没有明目张胆的派人去找朱慈烺,我们要归降朝廷。张献忠只是在试探,试探大明的态度。

对于张献忠的态度,朱慈烺确实也是思考良久。他怕张献忠反复无常,所以此事必须谨慎。

最终,朱慈烺决定亲自去剑门关。以大明皇太子的身份,孤身前往敌营。

此举虽然冒险,却能极大的表示出朝廷的态度。向张献忠表明,我们大明朝廷是真心接受招降。前提是,你必须足够安分守己。

李岩和宋献策坚决反对,这太过于冒险了。十二团营的将领,也都极力反对。恳求太子爷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