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刻意忽略的人(2 / 4)

提前预防总好过临时补救”

这话就显得情商更低了,这不是明着教陛下做事吗!

“那爱卿便前往江浙督查吧!直到雨季过去方可回返”

果不其然,景佑帝直接下令,即便是工部尚书农禾也无意搭救。

“谢陛下”而农禾则甘之如饴,陛下太懂他了,这种事情他不亲自去真的不放心。

“其他人可还有奏?”看着满意退下的段柳,景佑帝有些无奈。

这种官员倒是不错,不过无甚趣味。

“陛下,臣有本奏,新史已成,群臣共鉴,如无疏漏,当发行天下,教化万民,以彰国史”施躬一大把年纪了自然不是坐以待毙之人。

况且《大朔史》倾注了他太多心血,说是遗世之作也不为过。

今日他便要看看,御史中丞李继春到底要做什么?

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呢!

“诸公可还有异议?”景佑帝问询起来,目光最后自然落在了李继春身上。

王清晨以及殿中诸臣此时也在等待。

“臣有话说”

果然李中丞并未让众人失望。

“陛下……”

“诸公勿燥,听李爱卿言明便是”

参与新史编撰的一众老儒此时都想开麦,但是却被景佑帝强行打断。

新史景佑帝自然看了,他也并未发现有什么错漏之处,所以也想听一下李继春有何见解,毕竟老臣还是有老臣独到的见解的。

继续阅读

“陛下明鉴,臣无意寻衅,新史编撰各方面都极好,但是书中关于一人却是从头到尾也无,既无半点记载也无分毫评价,所记不实,不详,不尽”李继春伏地直禀,仗义直言。

此言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朝中诸臣全都噤声,即便是刚才想要找李继春算账的一众老儒此时也都像鹌鹑一样,左右不言。

景佑帝脸色肉眼可见地黑了下来。

所有人都知道他说的是谁,那是帝国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名字,只是如今却是朝中忌讳。

没想到李继春竟然能为此人挺身而出,无愧文人风骨,朋友之义。

不过他却没有直接点出姓名,也是给了景佑帝选择。

是清理他?还是为其平反?

他这也是用自己性命为自己好友申冤,给陛下留了余地的同时,也全了自己君父之义。

王清晨此时也眉头紧皱。

这老爷子是真的勇!

正如李中丞所说,史书中刻意忽略掉了最不能忽略的人只有一个。

其中内情他更是丝毫不知。

同时,朝中官员也噤若寒蝉都在等着景佑帝的态度。

朝堂之上陷入了长时间的缄默。

李继春一把年纪仍旧伏地。

朝中官员既没有出声谴责,也没有出声附和,多是静观其变。

因为李继春的位置是极为特殊的,朝中虽然没有明确的党派划分,但是由于利益的不同,还是有一些走得相近的团体。

而李继春则比较尴尬。

首先,他这个位置比较尴尬,御史中丞这个身份基本上就已经把朝中大小官员都得罪了遍。

再者其属于先帝遗臣,并非是景佑帝一手提拔上来的,故而也不受朝廷官员体系接纳。

一朝天子一朝臣,虽不至于边缘化,但是也确实没有更多的同僚好友。

如果有的话,或许也只有他口中那位。

“李中丞,此事可是受外人挑拨指使?倘若老实交代,朕会酌情从轻发落”景佑帝不紧不慢说道。

“陛下,臣冒死上谏,诚惶诚恐,不受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