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往昔师兄弟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涌起无数感慨。这一别,他们已经两鬓斑斑,岁月匆匆,再不见也真就没有机会了。
“师侄定会照办”对于柴胡他总有别样的情感,这位恩师待他如子,他报答不及。
当初答应源冰的意见,也有这般想法。
“我二人此行,一来是想见见你,二来嘛,便是想与你探讨一下那独特的外伤处置手法。”张绍济开门见山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这些时日,我在军中依照你所说的方法,为不少将士缝合了伤口。
效果简直惊人,溃烂的情况极少出现,以往那些需要休养月余才能恢复的伤口,如今短短几天便已长出了新的肉芽。
死伤极少,你这酒精简直堪称神来之笔,堪比天地造化!”谷青衣接着说道,言语中满是赞叹。
“是啊,老夫在本草斋看了好几个伤口,几乎全无溃烂之象,今日所见,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正因如此,我们才迫不及待地上门请教。”张绍济补充道。
中医外科多年来发展缓慢,伤口溃烂以及愈合问题一直是困扰医家的重大难题。
以往各家的金疮药效果有限,却价格高昂,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这酒精的效果更是一般金疮药所难达到的,而且价格低廉,效果奇佳。
而且缝针之法也让他惊为天人,人体竟然能像缝补衣服一样进行缝补治疗。
以往这等做法都是仵作所为,是为遗体残缺之人补齐。
没想到竟然能用作伤口愈合,这一创新之举,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启发。
话头一开,三人便沉浸在医学领域无法自拔。
王清晨同样对两位师伯的医术充满了好奇,虽然他们师出同门,但在各自的从医经历中,必然积累了许多独到的经验与见解。
这还是他第一次与除师父之外的同门深入探讨医学,心中的兴奋之情难以抑制。
“何为菌?”
这个王清晨反复强调,张绍济率先发问,眼神中透露出强烈的求知欲。
“菌,我们也说是外邪,是一种极其微小的生物,肉眼难以察觉,却广泛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其中一些菌类会引发疾病,比如伤口的溃烂,往往就是有害菌在作祟。”
王清晨耐心地解释道,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知识。
“为何补液?”谷青衣紧接着问道。
“补液,是根据患者的失水情况,通过口服或者静脉注射的方式,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例如,当患者因严重腹泻而丢失大量水分和盐分,此时就必须及时进行补液,以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
正所谓口渴喝水,腹饿进食,如果一个人失血过多,补血肯定是最优选择,补血便是补液”
“不行不行,前朝便有太医试过,死者八九岂非草菅人命?”
“人与人有差异,更不用说血与血了,贸然补血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可以适当补液,只是我们要找一种能够补充人体的液体才行。”此话一出,王清晨全然没有看到自家大师伯的眼神,那是对医术的渴望。
王清晨详细地讲解着,同时辅以简单易懂的手势,以便两位师伯更好地理解。
不过他并没有说生理盐水这玩意,这种实在解释不清,毕竟为什么要补生理盐水他也不知道。
到时候两人和自家师父一对账,不就露馅了吗?
见时机成熟,王清晨便将自己所了解的酒精在医疗方面的应用,详细地向张绍济和谷青衣阐述了一番。
从伤口消毒、预防感染,到外科手术前对器械的清洁与消毒,再到一些药物的溶解与调配,他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