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诺奖得主李政道逝世(2 / 3)

律对左右手系的变化是对称的。李政道和杨振宁通过实验推翻了这个假设,证明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不守恒的。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理解。”

白明明眉头紧锁,“宇称是什么?”

杨刚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宇称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描述的是物理系统在空间反演下的对称性。简单来说,如果把一个物理系统中的所有空间坐标都取反,看它的行为是否会有变化。如果没有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系统具有宇称对称性,也叫宇称守恒。就像看镜子里的自己,左右虽然颠倒,但行为还是一致的。”

白明明恍然大悟,“所以他们发现的宇称不守恒,意思是有些情况下,这种对称性是不存在的?”

“没错,”杨刚继续说,“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革命性的发现,因为它改变了人们对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理解。李政道和杨振宁通过实验验证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不守恒的,从而打开了通向新物理的道路。”

白明明感叹道:“这么重要的发现,他才31岁就得了诺贝尔奖,史上第二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真了不起!”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白明明好奇地问:“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有哪些呢?”

杨刚想了想,说道:“我给你列一下吧。一般中国人了解的获得诺贝尔奖的总共就这三次: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2年,莫言,因其“用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结合在一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可以说屈指可数,一个手掌就可以数完了。诺贝尔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视为国际科学界最高荣誉的象征。对于中国来说,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几乎没有,但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科研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获得诺贝尔奖也变得更加频繁。这不仅仅是对他们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中国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的一种体现。当然,更重要的是,它激励了无数青年学者投身科研,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白明明又问道:“除了这些成就,李政道对中国有什么具体贡献呢?”

杨刚认真地说:“李政道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有卓越的成就,他还积极推动中美之间的科学交流。他在1972年推动了中美物理学会之间的合作,促进了两国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互动。此外,他还多次回国讲学,帮助培养了许多物理学人才。1986年,李政道创办了中国高能物理中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

白明明对此感到十分好奇,问道:“能详细说说他是怎么推动中美之间的科学交流的吗?”

杨刚点点头,继续说道:“当然可以。在1972年,李政道推动了中美物理学会之间的合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因为当时正值中美关系缓和的初期,通过科学交流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他亲自参与组织了多次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中国的科学家赴美访问,并且促成了许多合作项目的实施。这不仅为中国科学家提供了接触国际前沿科学的机会,也为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长期合作奠定了基础。”

白明明若有所思,“这样的交流活动对中国科学的发展肯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吧?”

“是的,”杨刚赞同道,“通过这些交流,中国的科学家不仅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成果,还能够与国际顶尖科学家直接交流,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科研水平。此外,李政道还积极推动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为他们提供推荐信和资助,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