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下午,“贞观”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文章处理说明》,声明文中所述为真实事件,系特殊偶发个案。为了保护当事人,避免事件引起歪曲解读和过度猜测,文章被删除。
8月19日下午,“贞观”再次回应:文章来自作者投稿,并经过了事实性审核。文章为作者作为房东这一普通人身份和视角的经历叙述,通过相关租户资料、微信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物业开锁视频、报案视频等证据,确认了文章的经历真实性和细节真实性。
这件事发生后,很多人开始反思社会对于个体的冷漠和忽视。一个年轻的女孩,经过多年努力,从贫困的山村考入北京的名校,却在社会的压力和现实面前逐渐失去希望,最终孤独地死去。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也是一个社会应该警醒的故事。
过了段时间,白明明又说:“我又看到的另一篇报道,内容却有些不一样。”
杨刚也看了一下各种新闻报导,点点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疑惑:“是啊,我也看到了。这个女孩实际上高考上的是民办的北京培黎职业技术学院,后来通过专升本才进入了北方工业大学。跟文章里说的211大学差距实在太大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白明明接过话茬:“是的,这可完全不同。而且文章中提到她公务员考试笔试多次取得第一,但实际上,她最好的成绩也不过是第25位,根本没有进入面试的机会。”
杨刚皱起眉头,陷入沉思:“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出入?原文的作者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才把这些细节夸大了呢?”
白明明摇摇头:“也许是为了引起关注,或者是对女孩经历的同情心作祟。但不管怎样,这样的误导不仅对当事人不公,也会影响公众的判断。”
杨刚叹了口气:“其实,这更凸显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面对信息时要更加谨慎,不轻信任何片面的说法。女孩的经历虽然依旧让人心痛,但我们不能让错误的叙述蒙蔽了真相。”
白明明点了点头,默默地将手机放下。两人都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索着这件事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
他们后来发现,8月21日下午,在微信平台搜索“贞观”公众号已经无法找到,账号的菜单栏也消失不见,表明该账号已经被禁言。
杨刚和白明明再次陷入了对那篇文章的讨论。杨刚轻轻皱着眉,开口道:“文章中有些地方真的让人觉得不合常理。比如这个女子,已经33岁了,却一直由父母供养。这本身就很难理解,而更奇怪的是,她选择租住昂贵的公寓,30楼50平的单身公寓,对于一个正在考公或找工作的人来说,完全可以选择更便宜的房子。”
白明明点头表示同意:“是啊,尤其是她还要靠母亲到处借钱支付房租,这就更加让人困惑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章又说她吃饭和买东西几乎都不超过五块钱,这种生活方式和她选择的高昂租房之间的矛盾太大了。”
杨刚思索片刻,继续说道:“另外,网上也有不少人在讨论死者家属要求房东补偿的事情。我个人觉得,这可能和退还部分房租有关。毕竟,她交了半年的租金,但实际上只住了不到两个月。至于这笔一万多元的租金中有多少是押金,这个问题也有待进一步了解。”
白明明若有所思地说道:“还有一个细节让我觉得合理。家属不要死者的任何遗物,这一点其实可以理解。她的父母年纪大了,家里就他们两个老人,留下遗物对他们来说,可能只会增加悲痛。至于不埋葬,或许他们有自己的理由。没有下一代的人,以后谁会来祭奠她呢?”
杨刚点点头,补充道:“至于大家传来传去的‘饿死’说法,实际上文章作者自己也只是猜测"她确实极有可能是把自己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