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队,就由挖洞专家穿山牵头。由身体素质好的憨憨、呼噜、大山等新老成员共计十五人组成。
当然,这种重体力活,被选出来劳作的自然都是男同胞。
本来除了迹天涯外,唯一懂得冶炼技术的就是陶臂了,但考虑到陶臂还要盖房子,而解决住房问题又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所以陶臂暂时被安排留在平原聚居地,优先参与对“文明一号”文件的具体实施。
笔者推断,矿工,应该是农耕文明下第一个被单独分出来的特殊工种。这十五个人,就是农耕文明里,第一批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的人。
这些人为了方便工作,自然就把家安到了矿山附近。也就是离开集体所在的平原,回到了山谷聚居地生活,居住。待到冬天不适宜进行开采工作时,再带着开采出的矿石一起回到平原聚居地过冬。或者被家里人将矿石和人一起接回家过冬。
用现代的话讲就是,回家过年!
迁徙文明的移动,移动到哪里,哪里就是家。农耕文明的移动,是以家为圆心的移动。离开家门,出去工作,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得家里变得更好。
正是有了这次为了采矿所产生的外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归宿感。有了一定要回去的地方,那个地方叫做“家”。
继续阅读
故乡,是那个离开了才拥有的地方。什么是家国情怀?这就是。
从进入平原,到走出平原。人类定居后的活动领域,第一次扩大了。
这标志着,农耕文明进一步对领土,也就是土地资源,有了更迫切的占领需求。
如果说迁徙文明里的人类生存,更多靠的是自己的身体条件的话。那么农耕文明里的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就是对土地的占有。
简单来说,就是其它的文明影响下的人类与自然间,是索取的关系占主导。哪里能给予我生存,我便去哪里。
而农耕文明影响下的人类与自然间,是依存的关系占主导。我生在哪里,便在哪里扎根改造。
所以最关心地球生态的,只能是我们的华夏文明。也只有华夏文明的思想体系,才能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好。
人和人融合在一起,是为了更好的生存。现在人和人又分开了,是为了生存的更好!
简单推想一下就能知道,如若是迁徙的文明,会去采矿吗?他们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吗?即使发现了各类矿藏的存在,也只能局限于发现的层面。不具备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条件。那是文明的局限性,不可逾越。
所以,可得出结论,对地球上各类矿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定居的农耕文明一定是先于世界其它文明的!
当迹天涯将他的拐杖,第三次插到代表北方坎卦的初六爻旁时。三斧正在旁边的墙壁处,将他昨晚观察到的北斗星柄的指向,在正北方做着标记。
穿着一身虎皮袄的迹天涯,昨晚找三斧聊了一夜的天。
他们哥俩每年的今天进行这样彻夜的交谈,已经第三个年头了。
第一年,发现、观察。第二年,记录、对比。第三年,验证、敲定。
三年了,他们终于携手完成了一项伟业——制定历法!
虽然这个历法还有很多漏洞,但已经是二人三年所能达到的极限操作了。而且这套历法完全可以拿出来先用着,以后再去慢慢完善。
族人们再也不用过混沌的日子了。
因为迹天涯的动作比较简单,只是将拐杖从一个洞抽出来,再插到另一个洞内而已。而那震、离、兑、坎四卦,共计二十四爻的旁边,早就有二十四个洞了。不像三斧,需要拿个斧子在墙壁上刻半天。
这个墙壁,被迹天涯命名为日历墙。
族人们大多已经知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