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千古文章(4 / 5)

“……确实如此,但是……”

“贪官污吏既然只是一小撮中的一小撮,那无论反贪风暴如何猛烈,自然也就不会影响到朝廷的差使。

而清白的官员们肯定是清者自清,泰然自若的,自然也就不会人心惶惶。这不是徐大人的意思吗?”

“这话虽然没错,但是……但是……但是……”

这次萧风没有再截断徐阶的话头,让他“但是”了个够,直到看他“但是”不出什么来了,才微笑道。

“徐首辅,堂下这么多百姓看着呢,就请你表个态吧,查处贪官污吏的事儿,你到底请旨还是不请旨?”

徐阶茫然地转过身来,面对满脸惊恐和尴尬的同僚们,面对满怀期待的百姓们,他的嘴唇哆嗦了半天。

“老夫……本官自然要请旨,请旨……严查贪官污吏,让百姓看到……朝廷的决心……”

百姓们一片欢呼之声,此起彼伏,他们当然不会欢呼徐大人如何如何,而是直接欢呼万岁圣明。

嘉靖在后堂一直在闭着眼睛思考,萧风此时忽然要反贪,时机是否合适。

其实对反贪这件事儿本身,大明皇帝从来都不怎么犹豫。

从朱元璋到朱由检,从头到尾,大明杀死的贪官人数是其他朝代的好几倍。

嘉靖犹豫的不过是时机对不对罢了。所以萧风先指出如今外患暂时平息,正是反贪的好时机,戳中了嘉靖的心里。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文官集团是否支持,若是没有他们的支持,皇帝想反贪也很难推进。

现在徐阶已经被萧风逼着表了态,那……那就干呗!

外面百姓的山呼万岁,何等真诚,何等好听,朕什么也不用干,只要让他们放手去干,就可以了,这事不错啊。

徐阶脸色惨白的面对着欢呼的百姓们,尴尬的点点头,不敢看同僚们一张张难看的脸,迅速转过头来,怒视着萧风。

“反贪之事老夫已经同意请旨了,现在回到咱们说的主要事情上来!你只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还没解释呢!”

有读者大人留言说,旁白太多了,对话不连贯,导致后面看到对话时,前面的都忘了,极大地影响了阅读体验,太不像话了!

诚恳地接受批评,为了保障各位读者大人的阅读体验,我决定……将前面的问题重新给大家回忆一遍。

徐阶说的两个问题是:

第一个:“自古道‘兵凶战危’,又道‘佳兵不祥’,可见都以武夫之事为不详之事,君子不为也!

第二个:既然萧大人说文武并重,为何不见古人对读书一事有这样的评价呢?”

萧风说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一路掰扯到逼着徐阶请旨反贪,将这个最得罪人的事儿扣在了徐阶的头上。

第二个问题他确实还没回答呢,现在徐阶怒火中烧,逼着萧风解释第二个问题,希望能扳回一城。

萧风笑了笑:“徐首辅学识渊博,怎么和你儿子一个毛病呢?你儿子想不起太祖的诗,你也想不起来?

你不记得太祖就有一首诗叫《骂文士》的吗?你说,太祖能不能算是古人啊?”

徐阶老脸一红,他当然知道这首诗,可这首诗并不是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写的啊!

那是他要饭的时候,被一群读书人看不起,才写来骂人家的。而且这首诗写得实在粗俗,非常符合朱重八当时的文学水平。

叽叽喳喳几只鸦,

满嘴喷粪叫呱呱。

今日暂别寻开心,

明早个个烂嘴丫。

对这样一首大作,徐阶自然是没法从文学角度做出什么评价来的,只好含糊以对。

“太祖当然算古人,可太祖当时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