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一把好刀李兆明(2 / 3)

露笑,望着李兆明那坚毅的眼神,忽地在心中笑了起来,“是把好刀子。”

“李爱卿真乃栋梁之臣也。”楚天耀面露欣慰,“既然爱卿毛遂自荐,那此事便全权交由你来办理。”

“臣,领旨!”

李兆明眼神火热,叩首行了一礼。

“爱卿辰时进宫来见朕,想来还未用过早膳吧?”

“回陛下,政务为重,臣不敢懈怠,连夜整理折子后便进宫面圣,未曾用过膳。”

“真乃良臣耶!”楚天耀感动地拍了拍腿,朝着傅少卿招了招手,“传旨给御尚坊,让他们给李大人准备份早膳。”说着,他又转头望向李兆明,“朕不知爱卿你的口味,便擅自为你做主了,让他们备些清淡点的肉粥送来吧。”

“喏!”

傅少卿躬身领命,朝着殿外走去。

“皇上......”李兆明眼眶发红,心头一片火热,君恩如此厚重,他受宠若惊之余,更为激动欣喜。

“若这满朝上下皆是李爱卿这般忠心报国之良臣,我大宣又何愁不兴?”楚天耀面露爱惜之色,随即脸上又泛起了愁容,“上次朝会众臣提及削藩之事,李爱卿如何看待此事?”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兆明心里一咯噔,知道皇上对他的考教来了,前面上述赵厚的折子,顶多是他的投名状,可皇上此时问的削藩之事,是决定他在皇帝心里有多少份量的考教。

“微臣以为,藩王分封实为我大宣隐患,不仅应该削藩,还应当一劳永逸,杜绝分封之制!”李兆明面色坚决,说道:“削藩兹事体大,不该在朝堂中贸然提出,藩要削,却不可贸然削之,要削,便要一次削个干净,否则极易生变。”

楚天耀眼眸一亮,这李兆明是说到他心口上了,他不仅是这么想的,也是打算这么做的。

观察着楚天耀的脸色,李兆明继续说道:“藩王为何势大?本质在于其掌控兵权,且又身具皇室血脉,天然高出地方上巡抚布政史一头,若仍执行分封就藩之制,随着我大宣皇室血脉越发繁多,届时我大宣将无地可封。”

“说得好!”楚天耀恨不得给李兆明鼓掌喝彩,这家伙简直将他心中对藩王的担忧全都说了出来。

君臣二人正交谈间,傅少卿已经端起一碗肉粥递给了李兆明。

李兆明轻轻喝上一口,感觉这肉粥格外香甜。

“臣以为,削藩之重在于兵权,因此,削藩应重视各藩所在之地的军政,乃至地方军队。”

楚天耀眯了眯眼,李兆明说的很简单,要削藩,那就要控制各藩王的藩军乃至封地的地方军队,唯如此削藩才可一往无前。

事实上,楚天耀也是这么想的,也是打算这么做的,五军都督府管制天下兵马,但若没有兵部的协助首肯,很难对地方军队的将领行使任免之权。

这也是为什么楚天耀要对兵部动手,将李兆明擢拔为兵部尚书的原因,唯有兵部成为自己的人,自己才可以放开手对地方军队整肃,再而削藩。

“爱卿句句忠言,朕已记在心中。”楚天耀重重地点点头,没有与李兆明就削藩之事继续谈下去,而是岔开话题开始跟李兆明聊起了家常。

……

从永宁宫离开的李兆明面色红润,走起路来虎虎生威,脸上尽是藏不住的得意之色。

“李大人留步!”

突然,他的身后传来了傅少卿的叫声,李兆明连忙止步,转身朝着向他走来的傅少卿躬了躬身,“傅公公......”

傅少卿一笑,说道:“皇上刚才让杂家给大人传旨,准大人为永宁宫议政大臣!”

“什么?”李兆明只觉脑中轰鸣,随即巨大的欣喜涌上心头,连忙跪地朝永宁宫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