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用之防之(3 / 4)

士绅豪强,这些缅族的地方豪强士绅比之大部分不识字的缅族百姓要博闻强识的多,亦通汉文行书。”

“属下以为,可让这帮缅族本土士绅豪族作为当地百姓与官府沟通,同时我等地方官府要员也应所有作为,应将乔迁至西南的汉人百姓们分布于西南新省各府道县,如此一来,缅汉百姓相互交融,时间一久,缅汉百姓语言沟通的障碍自然就不复存在了。”

廖志严默然不语,皱着眉坐在原地沉思起来。

谢世安的法子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缅汉语言沟通的问题想要短时间解决确实是不太可能的,官府出面教导百姓识文断字也不现实,谢世安这种让缅族士绅豪族上达官府的提议其实是很便宜的方式。

然廖志严前大半辈子都是在黑水任职的,深知地方士绅豪强之害,若治理西南时让缅族的士绅豪族们代达民意,对廖志严来说,这恐怕会在日后酿成祸患……

士绅豪族不可信,或者说不可尽信,官府若过分依赖士绅豪族,日久必会造成一叶障目的窘境……

“谢大人此策或有可取之处,然……”

本想澄清谢世安此策的利害关系,但廖志严话说到一半却止住了嘴。

说来说去那是那句话,现今一头雾水的情况下,谢世安提出的这项方法是最为有效的,自己既然要反驳谢世安此策的不妥之处,那也应当要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策论出来才是,但坏就坏在廖志严现在就缅汉沟通问题,并没有比谢世安更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就好比人家提出了一个不完美的方案,你总不能在自己没有方案的情况下驳斥对方吧?

虽说廖志严的身份地位摆在那儿,就算说什么也不为过,但廖志严不想给人留下这种不佳的印象,此举也违背他做人做官的风格,故才在话说到一半时止住了嘴。

许是瞧出了廖志严的纠结心思,谢世安拱手说道:“属下此法或会让藩台大人感到太过依赖于本地缅族的士绅豪强之流,久之或会成患,然臣以为,官府亦可防微杜渐,现我西南省内道府县主政一方的要员皆为汉人,然若要真正治理好以缅民为主的西南大省,各道府县主政一方的衙门亦需召用缅人治缅。”

“如此一来,各地的缅族本土士绅可为一地之民向官府传达民意,主政一方的汉人官吏衙下召有缅人吏员共同甄别治政,既可方便理政,又可防范缅族士绅恐成尾大不掉之患……”

继续阅读

闻言,廖志严悚然动容,望向谢世安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若将谢世安此人犯下的前罪忽略不计,此人确是个心思机敏,腹有良策的高才之辈!

他提议出以缅族本土士绅豪强向官府传达地方民意,可取处在于快速的解决了官府与缅族百姓的沟通问题,然不足之处便在于这样一来官府恐会在日后过分依赖于这帮本土士绅豪族,为防此患,他竟然又提出道府县各级衙门招用缅籍吏员辅佐理政,这样一来便可防范士绅豪族阳奉阴违,日渐做大的可能性。

这谢世安,确实是个谋算过人,辣眼识事的人才!

激动之下的廖志严本欲开口作赞,但察觉到谢世安似乎还有话要说,便止住了心中的激动,抬手示意道:“继续说下去!”

点头回应的谢世安接着说道:“如此一来,我西南官府即可用本土士绅治民,又可防范士绅日渐成患的可能。”

说到此处,他突然止住声,迈着步走到廖志严面前,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细微声音说道,“此法重中之重在于,从头到尾与缅民真正接触沟通的人是与缅民同流同源的缅人,这样一来,便可让缅民尽快接受官府。更重要的是,若有官吏不法欺民,缅族百姓亦不至于记恨官府……”

廖志严猛然一怔,看着谢世安那双如同狐狸般狡黠的双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