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大喜事呀!”
宣京府衙,兵马司赵棠兴冲冲地跑进堂内,朝高座之上皱眉不解的李晔霖报喜道:“陛下知晓我等查案的难处,特意……特意给咱们请了位高人来相助!”
李晔霖满脸困惑的问道:“此言何意?陛下欲派何人来协助我等查案?”
赵棠喜形于色道:“是刑部侍郎邱旭邱大人。”
邱旭?
一听这名,李晔霖的脸色便拉了下来, 全然不似赵棠那般兴奋激动。
别人不了解邱旭的性子,但与他搭伙办过事的李晔霖再清楚不过邱旭那倔脾气了。
犹记得当初卫府失火案时,邱旭查案时那死咬不放的习性可是让他好一阵头大呢……
见赵棠一副救星将至的兴奋模样,李晔霖不禁泼冷水道:“得,这位邱大人一到,这案子要真想结案,那得猴年马月了……”
赵棠被他这话给弄迷糊了,茫然不解的问道:“大人此言何意?宣京官场上下谁人不知邱大人断案如神, 依他的本事,想要查清楚这个案子,应该不难吧?”
李晔霖默然不语,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
对于邱旭查案断狱的能力他从不质疑,而且颇为欣赏,可邱旭那种事事必究的办案风格他也确实很难接受。
要知道,当初他与邱旭联合彻查卫府失火一案时,那可是真切领教过邱旭那事事必究的磨人性子得……
就在二人谈话的间隙,堂外突传来一阵结实有力的脚步声,不等赵棠回身查看,坐于高堂的李晔霖便先一步朝来人施礼,“邱大人来了?下官李晔霖见过邱大人……”
闻言,赵棠猛地转身望去,发现来人正是身穿绯红官袍的邱旭,看着邱旭那张年轻的不像话的面庞,赵棠是既羡慕又崇拜,“兵马司指挥使赵棠,见过邱大人!”
邱旭笑着朝二人点点头,忽又抬起头看了李晔霖一眼,调侃道:“邱某人来得可真不巧,刚一进衙,还没等进堂就听着李大人数落邱某的不是了……”
李晔霖老脸一红,眼神闪躲道,“邱大人误会了,李某人绝无数落揶揄大人之意……”
邱旭轻轻摆手,笑道:“李大人不必在意,邱某人刚才不过是与您开个玩笑罢了……”说着,他又正起脸色来,“此案事发在宣京府管辖境内,李大人急于结案下官倒也能理解……”
“只是这案子,皇上与邱某人都认为非同小可,仅从李大人上呈的述报便可知此案涉及各方鱼龙混杂的势力,陛下命邱某协同李大人查案,却未要求邱某人尽快结案……在皇上心里,这案子的真相比结果更重要。”
闻言,李晔霖心中一松,邱旭这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他来协助自己查案是皇上的旨意,而那句皇上要的是真相而不是结果,就是想给他李晔霖吃下定心丸,隐晦的告诉他,皇上是不会因为这案子的进展而怪罪他的……
身为人精的李晔霖自然能听出邱旭话中的弦外之音,但尽管如此,他还是被邱旭给惊着了。这种示好的善言善语谁跟他李晔霖说都不违和,但此刻跟他说些话的人可是有着不通人情,顽固执拗的邱旭啊!
做事向来直来直去的邱旭,这是怎么了?是突然转性了?
正这么想着,李晔霖无意瞥见邱旭那束于腰间的鹅黄玉石腰带,那腰带正中镶凹一块鹅黄玉石,配上整条腰带甚是好看扎眼。
此为“鹅黄玉带”,在大宣朝,只有入阁的国家重臣才有资格佩戴,故而在民间又有“王侯玉带”的俗称。
文臣入阁,武将封侯。
这只有入阁才能穿戴的鹅黄玉带,搁文臣这儿不就跟封侯封爵没区别嘛!
“也是了,邱旭这直肠子天天搁内阁跟那帮人精呆一块,要还不转性,那才真是怪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