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一动不动。
见此,方玉琦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烦。
吴大人悄悄观察着方玉琦的脸色,低笑道:“方大人,不知您是否听说过水仙楼的清馨姑娘的芳名?”
听吴大人突然提起水仙楼的清馨,一旁的李财主转了转眼珠,脸上闪过恍悟之色,极为默契地帮腔道:“清馨姑娘的芳名近半月来可谓是名震江南哈,方大人定是有所耳闻吧?”
二人口中的水仙楼,乃南庆府城内最为有名的风月场所,除却寻常妓院楼子的基本盘业务外,水仙楼门楼内还有一批专卖艺而不卖身的清倌人而出名。
据说,水仙楼内的清倌人,无论恩客来头背景有多大,权势财富何等骇人,在当事人不同意的情况下,都不得强行赎人。
既然敢放出这种话,水仙楼也并全是无的放矢。
据传,这水仙楼的东家水仙姑娘背后有王公贵族撑腰,当然,这其中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谁也不甚清楚。
但水仙楼凭借着专养卖艺不卖身的绝色清倌人之名大立招牌,就此名动江南却是真的。
方玉琦身为江南布政司的左参政,这水仙楼的大名他不止听过,且还去过不少次。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毕竟像他这样身份的人,偶尔去水仙楼这样的高端风月场所应酬,那也是在所难免的事。
虽然大宣律明令禁止官员出入风俗之地,可老话说得好,规矩是死的,人是活得。这种事是很难完全杜绝的。更何况,就算真被抓了现行,受到的惩处也是无关痛痒,顶多被人说上几句私德有亏的闲话而已。
说白了,朝廷只要一天不禁绝这些风月场所,所谓明令禁止官员出入风月场所,终究只是一纸空文罢了,并不能起到什么威慑作用。
当方玉琦听到二人谈及水仙楼的清馨姑娘时,他脸上的不耐神色有了明显缓和,眼底更是闪过一丝转瞬即逝的觊觎神色。
多在水仙楼应酬往来的方玉琦,自是听过这位清馨姑娘的大名。
这清馨姑娘年方十六,生有一张娇艳无比的绝色容颜,身段更是窈窕动人;半月前在水仙楼露面奏上一曲后便就此声名大噪,成了许多文人雅客、权贵之人争相想要一亲芳泽的心仪对象。
可这位清馨姑娘虽落入风尘之地成为了清倌人,却并未自甘堕落,看人的眼光就如她相貌一般高的吓人,无论多少慕名而来的恩客豪掷千金,只为见上她一面,她都不假以颜色。
用她自个的话来说,她接客只有两个要求,一是看眼缘,二是看才华。
可见她是位极富个性的风尘女子。
当然,这里边肯定也有水仙楼故意造势的因素在里面。可这位清馨姑娘也确实经得起如此造势,毕竟她那绝色容颜也不是假的。
“一曲动江南,水仙楼清馨姑娘的芳名,本官自然是听过的……”
谈论到这位极负盛名的清馨姑娘,一向自视清高的方玉琦,眼中也不由闪过些许向往垂涎之色。
见他如此,吴大人与李财主对视一眼,知道自己二人方才的提议已然让方玉琦心动了,于是前者便就机趁热打铁道:“这样吧,大人既不喜金银等沾满铜臭之气的外物,卑职与李财主将此前所备尽数收走便是,可方大人您得给卑职与李财主表示一二的机会不是?”
“是极是极,吴大人这话说的极对。”李财主在一旁忙跟腔:“方大人既不喜金银俗物,那小人把这些铜臭再带回去,不碍着您老爷的眼就是。但像吴大人说的,您老也得给小人一个向您表示孝敬的机会。”
稍顿后,他又与吴大人对视一眼,说道:“若不这样吧,方大人,您既听过这清馨姑娘的芳名,说明大人您也对这位清馨姑娘兴趣颇丰?那小人与吴大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