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想,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同学们开始思考,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先生,因为点 P 到焦点的距离等于点 P 到准线的距离,点 P 到准线的距离是 x? + p/2 ,所以焦半径就是 x? + p/2 。”
戴浩文先生点头表示认可:“很好。那如果是过焦点的弦 AB ,我们设 Ax?, y? ,Bx?, y? ,则弦长 |AB| = x? + x? + p 。大家能推导一下吗?”
同学们开始尝试推导,经过一番努力,有同学得出了推导过程。
“先生,因为 A、B 两点在抛物线上,所以 |AF| = x? + p/2 ,|BF| = x? + p/2 ,所以 |AB| = |AF| + |BF| = x? + x? + p 。”
戴浩文先生称赞道:“不错,大家的推导能力越来越强了。”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戴浩文先生在黑板上写下:“已知抛物线 y2 = 4x ,过焦点的弦长为 8 ,求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同学们开始分析题目,有的同学设出直线方程,然后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求解;有的同学先利用焦点弦长公式求出直线的斜率。
戴浩文先生在教室里巡视,观察同学们的解题思路,并给予适当的提示。
一位同学率先解出了答案:“先生,设直线方程为 y = kx - 1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得到 k2x2 - 2k2 + 4x + k2 = 0 ,根据韦达定理,x? + x? = 2k2 + 4 / k2 ,又因为弦长 |AB| = x? + x? + 2 = 8 ,解得 k = ±1 ,所以直线方程为 y = ±x - 1 。”
戴浩文先生表扬了这位同学:“思路清晰,计算准确,非常好!”
随着课程的深入,戴浩文先生又介绍了抛物线的参数方程、抛物线的切线方程等知识。
“抛物线的参数方程为 x = 2pt2 ,y = 2pt ,其中 t 为参数。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参数 t 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同学们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有同学回答:“先生,参数 t 表示抛物线上一点到准线的距离与到焦点距离的比值的倒数。”
戴浩文先生微笑着说:“回答得很好。那我们来看一下抛物线的切线方程。对于抛物线 y2 = 2px 上的一点 Px?, y? ,其切线方程为 y?y = px + x? 。”
同学们纷纷在本子上记录下来,并尝试着进行推导。
戴浩文先生接着说:“大家要学会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各种与抛物线相关的问题。”
课程接近尾声,戴浩文先生布置了作业:“今天的作业是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并且思考一下抛物线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比如平抛运动。”
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带着对新知识的思考离开了教室。
第二天上课,戴浩文先生首先检查了作业完成情况,然后开始讲解作业中的难题。
“这道题很多同学都做错了,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戴浩文先生在黑板上详细地讲解着解题思路和方法。
讲解完作业,戴浩文先生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如果抛物线的方程为 x2 = 2py ,那么它的焦半径和焦点弦的性质又会是怎样的呢?大家分组讨论一下。”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戴浩文先生对同学们的讨论结